Quantcast
Channel: 台商悲歌 –台灣控
Viewing all 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撐不下去了!! 叱咤中國KTV行業20年的錢櫃拋售剩餘資產跟中國說拜拜

$
0
0
2015/04/15 21:03 錢櫃門店從原先的十七家驟減到三家,僅剩的三家店有兩家在上海,這兩家店錢櫃也在積極轉賣中。 錢櫃大陸餘音:上海最後兩家門店尋買家,暫留下北京一家店 2015-04-14 澎湃新聞 來自台北的錢櫃KTV曾經是大陸KTV行業的開創者和領頭羊,它使「K歌」(卡拉OK)這種娛樂形式走進了城市的各個角落,而「去錢櫃唱歌」一度也是都市青年們的重要娛樂和社交方式。 近幾年,錢櫃KTV在大陸市場上的業務量大幅縮減,記者從知情人士方面獲悉,錢櫃門店從原先的十七家驟減到三家,僅剩的三家店有兩家在上海,這兩家店錢櫃也在轉賣中,除了唯一盈利的徐匯店能賣個好一點的價格,剩下的八佰伴店的轉讓條件僅僅只需要幫錢櫃還清欠款即可。除了門店的轉賣,錢櫃還以60萬出賣錢櫃品牌10年的使用權。 該知情人士還稱,未來錢櫃在中國大陸地區只會留下北京惠新東街一家門店,而這家店也只是作為辦公地點,可以說,一旦上海的兩家店賣出,在大陸KTV行業叱咤了20年的錢櫃將正式退出大陸市場。 一時風頭無兩 1995年1月,大陸第一家錢櫃KTV入駐上海靜安寺。在那時,人們對卡拉OK的認識還停留在讓普通人望塵莫及的夜總會上,而錢櫃的到來則打破了這一格局。雖然當時錢櫃的消費也很高,每小時數百元的包廂費用,加上酒水則可能達到上千元。盡管如此,這種新穎的休閒方式依然受到熱捧。 一名在錢櫃工作了二十年的員工這樣對記者形容當時的場景:「靜安店開業後,生意異常火爆,大廳熙熙攘攘如菜場一般,高峰時段連等位都等不到。」 2000年,錢櫃進軍北京,第一家門店在朝外開業,「北京青年」們趨之若鶩。從1995年到2005年,錢櫃已不僅是一個KTV的名字,更是時尚和品位的象征。2007年,時任總裁的劉英在KTV的基礎上推出Party World自助餐和茶餐廳,大大拉動了生意。最鼎盛的時候,錢櫃有自己的廠房專門供應的喇叭、音響,開設了錢櫃培訓學校,同時擁有一家時尚雜誌,風頭無兩。 「現在80%的KTV都有錢櫃前員工」 就在錢櫃擴張的同時,整個大陸的KTV行業也在快速發展,大小KTV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同時,KTV的消費群體低齡化,唱K不再是白領的高端享受,成為了普通大眾都會選擇的娛樂方式。尤其當2008年後團購興起,使得唱K花費大大降低,迎合了年輕的80後、90後,而一直走高端路線的錢櫃在這方面完全沒有優勢。 「錢櫃政變」又正好發生在這個當口上。 2008年,原董事長劉英被三位股東聯合「逼宮」下台,錢櫃易主練台生。練台生的經營思想與劉英完全不一樣。上述員工稱,「新老板不願意投錢更新設備和系統,為了縮減成本大幅關店裁員,降低了產品和服務質量。失去了錢櫃的核心競爭力,徒有高價格而沒有好服務,把顧客越推越遠。還好錢櫃在台灣是有版權壟斷的,所以還能賺錢,要是像大陸一樣開放版權,估計早就撐不下去了!」 從2008年到2013年,錢櫃大批骨幹跳槽,有的自己創業,有的加盟其它KTV。「尤其是近兩年崛起的台北純K,有80%的骨幹都是從錢櫃跳過去的。除了純K,市面上80%的KTV裡都有曾經錢櫃的員工。」該名員工告訴記者,「徐匯店是如今僅剩的三家店中生意最好的一家,但也風光不再。去年已經退了大堂和五樓,只剩下六樓,十幾個老服務員勉力支撐。」 面對這樣的頹勢,老員工也不得不帶著複雜的情感選擇離開。「要是錢櫃能一直開下去,我願意一直在裡面幹到退休。」那名員工說。錢櫃早期的員工都經歷嚴格的選拔和培訓,多年企業文化的熏陶,每一個細節的苛求,使得許多老員工對這個品牌非常認同。何況錢櫃嚴謹的制度、規范的管理也讓老員工有一定安全感,即使是關店裁員,還是會按照規定支付老員工的賠償金。 KTV行業「沒有龍頭」 「錢櫃是1990年代的創新者,但是現在它只能算是傳統KTV。作為傳統的台企,面對互聯網思維的沖擊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最終面臨的也只能是淘汰。」KTV行業O2O平台「一起唱」創始人尹桑對記者表示:「其實不僅僅是錢櫃,像上海歌城、好樂迪、台北純K也都不像以前那麼火了。錢櫃這個品牌,在整體行業環境的變化下能支撐二十年,並且產生了那麼大的影響,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而不是失敗。」 如今的KTV行業,每天都有新店開張、舊店倒閉,每天都有人賺錢、有人賠錢,卻沒有一家能長青不衰,沒有一家能做上行業龍頭的位置。 「錢櫃的衰落,不單單是自身運營的問題,也折射出整個行業的發展困境。年輕人有更豐富、更時尚、更有趣、更新穎的娛樂選擇,KTV行業當然也在與時俱進,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新概念、新玩法來吸引顧客,Hello Kitty主題包廂等多種形式層出不窮。但傳統KTV的轉型只有其『形』而無其『神』,KTV本身體驗不行,唱歌這種形式太單調。」尹桑告訴記者:「或許有一天KTV這種形式會被淘汰,但是人們聚會的需求是肯定存在的,未來的KTV只能從根本上改變商業模式,從用戶的需求出發,自我更新提升。」

夕鶴!養老鼠咬布袋!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 台廠凋零剩65家

$
0
0
2015-04-29 12:2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股市上演狂飆行情,企業市值也不斷上漲,使得中國企業在台、港、中三地的獨大地位也越來越明顯,台灣企業則持續萎縮。根據《今周刊》今日公佈的「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調查顯示,進榜台灣企業從2004年調查時超過230家,到現在僅65家上榜,創下12年來家數最少的一次。 回顧過去調查排名趨勢,台灣企業在2004年時仍有230多家企業進入千大排名,然而近年入榜數屢屢下滑。2014年時仍勉力維持在110家,到了今年進榜數只剩65家,更創下12年來新低。 中國股市上演狂飆行情,企業市值也不斷上漲,使得中國企業在台、港、中三地的獨大地位也越來越明顯。(路透) 除進榜數降至新低,台灣企業市值也出線滑落。今年市值最高的台積電(2330)以3.7兆元名列第12名,較去年第9名衰退3名;前5大的企業包含鴻海、中華電、台塑化及國泰金雖然都名列前一百名之內,但其實皆較去年下滑, 調查也顯示,中國上市公司上榜的數量多達657家,與台灣企業入榜的比例已達到10比1。若再加上於香港掛牌的中企,在1000大調查中,中國企業首次佔絕大多數。 對於此次調查結果,國發會主委杜紫軍今天表示,中國產業崛起,規模也逐漸擴大,中國大企業變多,台灣企業相對變少,「我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也強調產業情況不能完全靠規模取勝。

新普董座:中國開放台商IPO 台灣大危機

$
0
0
2015年05月13日19:00 (更新:新增影片) 新普董事長宋福祥表示,今年的稅率約在28~30%之間,宋福祥感嘆說:「這是我們的悲衰,除非政府可跟中國簽較好的租賦條件,不然,台商不可能遷回來,畢竟我們的供應鏈都在中國。」 宋福祥說:「今天我們不夠團結,現我還能賺錢,但相信未來5年很多企業活不下去。」若中國開放台商IPO,這將是台灣最大的危機,宋說:「我們本益比在中國至少50~60倍,但在台只有15~16倍,去中國可賺3倍,政府一定要做改變,否則這將是我們未來最大的危機。」(高佳菁/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新普首季每股賺2.46元 今年再賺1個股本》 新普董座宋福祥。康仲誠攝

台商中國蓋「鬼城」坑殺自己人 江丙坤竟護航

$
0
0
台商山東造鎮坑殺台灣科技大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竟出手救援,動用關係助負責人逃回台灣。(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2015-05-20 09:4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商過去幾年「錢」進中國,最大的敵人竟然還是自己人。週刊報導,由台商所主導山東造鎮案無預警停工,多位參與投資的台灣科技大老慘遭坑殺。然而負責開發的台商雖遭中國法院限制出境,竟然獲得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出手救援,順利逃回台灣。 聯電副榮譽董事長宣明智等人,投資中國建案竟遭自己人坑殺。(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壹週刊》報導,台商張炳裕的欣業聯公司,在山東乳山推動造鎮案「台灣城」,吸引了多位台灣科技大老投資。包含聯電副榮譽董事長宣明智、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威剛董事長陳立白以及鉅眾公司總裁葉信村等人,投入資金高達新台幣40億元。 但欣業聯公司竟然在預售狂賣60多億元後,無預警宣告破產,「台灣城」蓋一半,一夕之間變成「鬼城」,導致科技大老及中國買家都遭到坑殺。欣業聯董事長張炳裕也因為詐騙、掏空公司罪嫌,遭中國法院限制出境, 報導指出,張炳裕動用所有政商關係,找上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出手相救,江丙坤也發函給國台辦,協助解除張炳裕的邊境控管。 據傳江丙坤也有私人資金參與造陣案,但江丙坤對此表示,細節他不記得了,但台商只要有困難他都願意協助,也強調他並沒有資金進駐乳山,當年也只是應邀參與掛牌揭幕。 目前台灣富商已在台灣提告,張炳裕日前也遭到限制出境。

護航台商坑自己人?江丙坤:不實指控,當時退休不問個案

$
0
0
顏真真 2015年 05月 20日 21:28 江丙坤出席自由經貿區論壇 「自由經貿園區合作論壇」10日在圓山飯店舉辦,邀請兩岸產官代表交流對談,由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江丙坤致詞歡迎。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03年6月10日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針對媒體報導,台商張炳裕山東造鎮涉嫌坑殺兩岸民眾,其中,不乏宣明智、葉國一等國內多位知名科技大老,而且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還伸援手,協助張炳裕解除大陸境管,讓其順利逃回台灣。對此,江丙坤辦公室20日發出聲明稿強調,內容有諸多不實,而且他只是張炳裕尋陳情對象之一而已,何況當時他本人已退休,早就不過問具體個案了。 《壹週刊》報導,台商張炳裕的欣業聯公司,在山東乳山推動「台灣城」造鎮案,吸引多位台灣科技大老投資,其中包括聯電副榮譽董事長宣明智、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等人,投入資金高達新台幣40億元,但欣業聯公司竟然在預售狂賣60多億元後,無預警宣告破產,「台灣城」蓋一半變成「鬼城」,兩岸買家都遭坑殺,張炳裕也遭大陸法院限制出境。 報導中還指出,張炳裕動用所有政商關係,找上江丙坤出手相救,江丙坤還發函給國台辦,協助解除張炳裕的邊境控管。不過,目前台灣富商已在台灣提告,張炳裕日前也遭到限制出境。 對於媒體報導,江丙坤20日發布聲明稿強調,純屬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的報導,他本人不僅不曾投資文中所提乳山台灣城項目,也不曾為乳山台灣城開工剪綵站台宣傳,文中所刊照片是2007年他本飲應邀參加台灣康荷集團在威海投資國際海洋城的開工奠基儀式,根本不是乳山台灣城開工剪綵。 至於媒體指稱江丙坤寫信協助張炳裕,解除大陸地區境管,江丙坤表示,據了解,張炳裕針對此糾紛早在103年初就向總統府、陸委會及海基會備案尋求協處救濟了。換言之,張炳裕事發時已經根據兩岸協議規定,函請兩岸協議主管機關協處其個案糾紛,保障其個人權益。江丙坤強調,他只是張炳裕眾多陳情對象之一而已,何況當時他本人已退休,早就不過問具體個案了。

台商大撤離 這次來真的!家具、成衣、製鞋、傳統電子……連根式拔起

$
0
0
台商在中國投資,經營環境日趨惡化,除了工資、匯率等各種客觀條件改變之外,他們也對愈來愈多的罷工、怠工事件心生恐懼。 2015/05/27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77 期 作者:江上雲 在廣東素有「小香港」美稱的東莞樟木頭鎮,受到出口加工產業遷移衝擊下,昔日火車站前繁華景象,如今不僅市況蕭條,連向來聞名珠三角的二奶村都幾乎快成絕響。這個面積118平方公里小鎮的景氣榮枯,相當程度反映了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慘況。 相對原本是香港人後花園的樟木頭,以台資企業為主的厚街鎮,近年則努力轉型發展會展等服務業,以替代出口加工業的式微。然而,一家在厚街已設廠20多年的台商認為,在台港出口企業陸續撤出東莞後,圍繞出口外銷的服務產業,其實也已陷入發展瓶頸。 這個原本在中國出口排名第3大城的珠三角城市,面臨的發展危機,正是台資企業當前困境的縮影。在東莞的許多台商聚會中,近來最熱門的話題都是如何撤廠,要撤到哪裡去?大家對這個加工出口聖地,早已失去了20年前的熱情。 虧損連連 投資熱情已消退 向來是台商獲利主要來源的中國投資,從去年開始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統計顯示,屬於中大型企業的台灣上市公司,超過5成的中國投資項目都處於零獲利或虧損狀態;中小企業未獲利或虧損的比率更高達7成以上。 也因此,從2013年開始,台商從大陸撤資就已如星火燎原般擴散開來,據台灣官方統計,還有台商私下初步保守估算,近2年從大陸撤出的資金超過了500億元新台幣。 陷入經營困境的台商多如過江之鯽,但撤出者從總數來看還不算太多,廣東省廣州市台協前會長程豐原認為,不少台資企業把閒置的廠房出租維生,才避免了有更多台商倒閉或撤離;但實際上在行業的影響力,早已逐步被中國本土企業蠶食鯨吞了。 遷離中國 是不得不的選擇 台資企業設廠後,中低階的代工技術不是被離職員工、就是被一些本土的中小企業學走,低價搶單的效應不斷出現,台商公司即使再投資升級,也只能賺取微薄利潤;遷離中國,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 從東莞的人口結構變化,就可以看得出台商逐漸撤離後,當地出口加工業沉淪的現況;以往城市常住人口約1200、1300萬人的格局,現今只剩下約800萬人左右,據當地台商指出,減少的人數都是外省市民工。 就以昔日東莞台資企業用人最多的裕元(寶成)工業來說,其設廠所在的小鎮高埗,最高峰時有12、13萬人;但隨著這家大型運動鞋代工廠不斷移轉大陸產能到越南、印尼與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後,這個超級大鞋廠的員工已萎縮到只有3萬多人。 另外一家總部設在東莞大嶺山鎮,以製造女鞋、休閒鞋著稱,且名列全球前10大鞋廠之一的興昂國際,在中國勞動成本持續高漲的壓力下,也逐漸縮小在東莞的產能,轉移到越南、印尼。 東莞一家設廠20多年的台資工作鞋大廠負責人就表示,除了工資居高不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國際品牌大廠近年來都會主動要求代工的台商,必須到中國境外另設生產據點,以防範在中國的經營風險。 就有台資製鞋廠商透露,運動鞋大廠豐泰、裕元,一方面在越南、印尼建立比中國更大的生產基地,另外大客戶NIKE、愛迪達還要求前往印度、孟加拉等國設廠,既能分散投資風險,也能持續降低成本。 據了解,這種外商眼中所謂的經營風險,除了是工資、匯率等各種客觀條件的改變外,他們也對愈來愈多的罷工、怠工案例的發生心生疑懼;去年裕元的3萬人大罷工,今年興昂的怠工事件,連這兩家台商眼中的模範生都出事了,寒蟬效應早已在台商圈中散開。 不論是罷工還是怠工,總之,以往在台外商的評估中,勞工抗爭風險最低的中國,在新世代工人主導就業市場,還有人民維權意識高漲情況下,只要有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引爆大規模的罷工潮。 去年中秋節前後,東莞台資企業萬士達因為經營困難,只不過沒發月餅與獎金,就導致了數千名員工集體罷工,還走上公路造成交通堵塞;一位參與協調的台商事後才發現,要平息這場罷工,工人代表與律師提出的7項條件中,竟有一條是要求中國收復台灣,讓資方與協調的官員當場傻眼。 去年的裕元罷工行動中,工人之間的簡訊與微信傳播內容中,也常出現趕走台灣人等情緒化字眼,讓實際在中國管理工人的台幹看了怵目驚心,甚至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問題。 資金撤走 供應鏈面臨崩潰 這一波的逃亡潮,許多老台商都認為,不論從主客觀現象來觀察都已成形;一位東莞前台協會長表示,台商撤資對大陸的衝擊,可能會比想像中來得大,因為資金撤走了不算什麼,中國絕對承受得起,「但整個產業供應鏈如果消失,就一去不復返了。」 就以創造大量工作機會的製鞋業來說,台商在中國20多年,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本土配套廠商,大型製鞋商的遷移,不僅帶走了工作機會,連鞋材、鞋楦、鞋模等關鍵配套都會一併帶走。這種連根拔起的遷移模式,恐怕還是會讓中國本土業者難以為繼,進而形成一波更大的衝擊。 以東莞昔日鞋城厚街為例,在數以百計的鞋廠搬離後,除了空置廠房大量增加,相關行業也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紙板、印刷與貨運業倒閉的公司難以計算,嚴重衝擊當地的實體經濟。 製鞋業的遷移,在中國已是一去不復返的趨勢,家具、成衣與其他傳統電子加工業也在快速的搬離中國。以台資企業來說,向來是競逐低成本的投資環境而居,日美企業則在成本高漲,還有與中國關係欠佳的情況下,這兩年響應製造業回歸美國的公司數量龐大。一家寧波的台資汽車配件廠老闆就指出,美商因歐巴馬祭出不少優惠,還高喊製造業回歸口號,從中國搬回美國本土的企業愈來愈多,向來是美國企業配套主力的台商,即使沒能力轉移到美國,但被不少美商要求返台設廠,或至第3國設據點。 而在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未來台、港資、加上外資企業的撤離潮將會持續擴大,這種風潮也已引起中國官方的關注,包括大陸學者對這股逃亡潮都感到憂心忡忡。 部分自由派學者認為,在大量外企撤離中國後,過去10年的勞動力短缺現象將出現逆轉,因為外商在中國創造的就業機會至少高達一億個,一旦遷移潮持續不斷,工作機會大量減少後,失業潮與減薪潮極有可能在中國重現。 雖然產業轉型已是現在中國一定要走的道路,但所謂的「騰籠換鳥」政策,還是要有台外商這些鳥移進不同的籠裡,否則中國的經濟恐怕難以為繼。因此,從最近中國國務院在六十二號文上的退讓一事觀察,即使台外資已有點像雞肋,但在現階段,中國還是會緊緊的抓著不會隨意放掉。

爆失業潮?台商大逃難「拔離」恐衝擊中國

$
0
0
【阿波羅新聞網 2015-05-28 訊】 台商在中國投資,經營環境日趨惡化,除了工資、匯率等各種客觀條件改變之外,他們也對愈來愈多的罷工、怠工事件心生恐懼。 在廣東素有「小香港」美稱的東莞樟木頭鎮,受到出口加工產業遷移衝擊下,昔日火車站前繁華景象,如今不僅市況蕭條,連向來聞名珠三角的二奶村都幾乎快成絕響。這個面積118平方公里小鎮的景氣榮枯,相當程度反映了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慘況。 相對原本是香港人後花園的樟木頭,以台資企業為主的厚街鎮,近年則努力轉型發展會展等服務業,以替代出口加工業的式微。然而,一家在厚街已設廠20多年的台商認為,在台港出口企業陸續撤出東莞後,圍繞出口外銷的服務產業,其實也已陷入發展瓶頸。 這個原本在中國出口排名第3大城的珠三角城市,面臨的發展危機,正是台資企業當前困境的縮影。在東莞的許多台商聚會中,近來最熱門的話題都是如何撤廠,要撤到哪裡去?大家對這個加工出口聖地,早已失去了20年前的熱情。 虧損連連 投資熱情已消退 向來是台商獲利主要來源的中國投資,從去年開始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統計顯示,屬於中大型企業的台灣上市公司,超過5成的中國投資項目都處於零獲利或虧損狀態;中小企業未獲利或虧損的比率更高達7成以上。 也因此,從2013年開始,台商從大陸撤資就已如星火燎原般擴散開來,據台灣官方統計,還有台商私下初步保守估算,近2年從大陸撤出的資金超過了500億元新台幣。 陷入經營困境的台商多如過江之鯽,但撤出者從總數來看還不算太多,廣東省廣州市台協前會長程豐原認為,不少台資企業把閒置的廠房出租維生,才避免了有更多台商倒閉或撤離;但實際上在行業的影響力,早已逐步被中國本土企業蠶食鯨吞了。 遷離中國 是不得不的選擇 台資企業設廠後,中低階的代工技術不是被離職員工、就是被一些本土的中小企業學走,低價搶單的效應不斷出現,台商公司即使再投資升級,也只能賺取微薄利潤;遷離中國,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 從東莞的人口結構變化,就可以看得出台商逐漸撤離後,當地出口加工業沉淪的現況;以往城市常住人口約1200、1300萬人的格局,現今只剩下約800萬人左右,據當地台商指出,減少的人數都是外省市民工。 就以昔日東莞台資企業用人最多的裕元(寶成)工業來說,其設廠所在的小鎮高埗,最高峰時有12、13萬人;但隨著這家大型運動鞋代工廠不斷移轉大陸產能到越南、印尼與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後,這個超級大鞋廠的員工已萎縮到只有3萬多人。 另外一家總部設在東莞大嶺山鎮,以製造女鞋、休閒鞋著稱,且名列全球前10大鞋廠之一的興昂國際,在中國勞動成本持續高漲的壓力下,也逐漸縮小在東莞的產能,轉移到越南、印尼。 東莞一家設廠20多年的台資工作鞋大廠負責人就表示,除了工資居高不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國際品牌大廠近年來都會主動要求代工的台商,必須到中國境外另設生產據點,以防範在中國的經營風險。 就有台資製鞋廠商透露,運動鞋大廠豐泰、裕元,一方面在越南、印尼建立比中國更大的生產基地,另外大客戶NIKE、愛迪達還要求前往印度、孟加拉等國設廠,既能分散投資風險,也能持續降低成本。 據瞭解,這種外商眼中所謂的經營風險,除了是工資、匯率等各種客觀條件的改變外,他們也對愈來愈多的罷工、怠工案例的發生心生疑懼;去年裕元的3萬人大罷工,今年興昂的怠工事件,連這兩家台商眼中的模範生都出事了,寒蟬效應早已在台商圈中散開。 不論是罷工還是怠工,總之,以往在台外商的評估中,勞工抗爭風險最低的中國,在新世代工人主導就業市場,還有人民維權意識高漲情況下,只要有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引爆大規模的罷工潮。 去年中秋節前後,東莞台資企業萬士達因為經營困難,只不過沒發月餅與獎金,就導致了數千名員工集體罷工,還走上公路造成交通堵塞;一位參與協調的台商事後才發現,要平息這場罷工,工人代表與律師提出的7項條件中,竟有一條是要求中國收復台灣,讓資方與協調的官員當場傻眼。 去年的裕元罷工行動中,工人之間的簡訊與微信傳播內容中,也常出現趕走台灣人等情緒化字眼,讓實際在中國管理工人的台幹看了怵目驚心,甚至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問題。 資金撤走 供應鏈面臨崩潰 這一波的逃亡潮,許多老台商都認為,不論從主客觀現象來觀察都已成形;一位東莞前台協會長表示,台商撤資對大陸的衝擊,可能會比想像中來得大,因為資金撤走了不算什麼,中國絕對承受得起,「但整個產業供應鏈如果消失,就一去不復返了。」 就以創造大量工作機會的製鞋業來說,台商在中國20多年,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本土配套廠商,大型製鞋商的遷移,不僅帶走了工作機會,連鞋材、鞋楦、鞋模等關鍵配套都會一併帶走。這種連根拔起的遷移模式,恐怕還是會讓中國本土業者難以為繼,進而形成一波更大的衝擊。 以東莞昔日鞋城厚街為例,在數以百計的鞋廠搬離後,除了空置廠房大量增加,相關行業也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紙板、印刷與貨運業倒閉的公司難以計算,嚴重衝擊當地的實體經濟。 製鞋業的遷移,在中國已是一去不復返的趨勢,家具、成衣與其他傳統電子加工業也在快速的搬離中國。以台資企業來說,向來是競逐低成本的投資環境而居,日美企業則在成本高漲,還有與中國關係欠佳的情況下,這兩年響應製造業回歸美國的公司數量龐大。一家寧波的台資汽車配件廠老闆就指出,美商因歐巴馬祭出不少優惠,還高喊製造業回歸口號,從中國搬回美國本土的企業愈來愈多,向來是美國企業配套主力的台商,即使沒能力轉移到美國,但被不少美商要求返台設廠,或至第3國設據點。 而在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未來台、港資、加上外資企業的撤離潮將會持續擴大,這種風潮也已引起中共官方的關注,包括大陸學者對這股逃亡潮都感到憂心忡忡。 部分自由派學者認為,在大量外企撤離中國後,過去10年的勞動力短缺現象將出現逆轉,因為外商在中國創造的就業機會至少高達一億個,一旦遷移潮持續不斷,工作機會大量減少後,失業潮與減薪潮極有可能在中國重現。 雖然產業轉型已是現在中國一定要走的道路,但所謂的「騰籠換鳥」政策,還是要有台外商這些鳥移進不同的籠裡,否則中國的經濟恐怕難以為繼。因此,從最近中國國務院在六十二號文上的退讓一事觀察,即使台外資已有點像雞肋,但在現階段,中國還是會緊緊的抓著不會隨意放掉。 – See more at: http://www.aboluowang.com/2015/0528/562834.html#sthash.S8tN3wlX.dpuf

台商撤資來真的!兩年逃跑500億

$
0
0
更新時間:2015-06-06 23:30:48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6 月 06 日訊】大陸世界工廠地位不再,台商、外資從大陸撤資撤廠的情況越演越烈,有台商私下保守估算,近2年從大陸撤出的資金,超過了500億元新台幣,在東莞一帶,到處是閒置的廠房,無人煙的空地,就連圍繞製造業的服務產業,也逐漸蕭條。東莞,這個原本在中國出口排名第3大城的珠三角城市,面臨的危機,正是台商當前困境的縮影,是甚麼樣的原因,使他們不得不選擇另闢戰場,或乾脆收起不做,我們帶您聚焦探討。 辦公用具推滿整個街道,任由日曬雨淋,位在東莞NOKIA廠房外,工人把辦公桌直接當街擺賣,因為這些東西,已經不再需要使用了。 回收公司工人:「 已經是個空廠房了,我們來之前,設備全都搬走了,只剩那個桌桌椅椅,辦公室裡的東西。」 大大的微軟招牌,依稀可見過往繁盛景況,如今,卻只剩下空蕩蕩的廠房。微軟宣布關閉北京、東莞工廠,全數搬遷越南,日本西鐵城集團,也就是星晨鐘表,位於廣州的生產基地突然停工,日商Panasonic、Toshiba全面撤出。 這邊港資廠區,貼著廠房出租的橫幅,貼了好久,但就是乏人問津。2014年底,台灣東莞興鴻鞋廠等十多家代工企業紛紛破產,密集出現倒閉潮。空蕩蕩的街道,商家行人零零落落,一點也看不出,這個地方是過往號稱「世界工廠」的東莞街道,工廠撤遷已經成為東莞的「新常態」。 運時通家具控股集團董事長 陳燕木:「美金一塊等於人民幣五塊錢的時候,大陸全部的出口結束,Over game,別玩了結束。所以一把刀匯率,二把刀勞工成本,基本工資的提升,三把刀原物料,這三把刀搞死你台商。 」 據官方統計,東莞外資廠房, 2014年關閉高達428家,更有台商估計,2015中國年後,東莞約有一半的台資企業關廠或轉移,對比東莞高峰期間超過五千家台資企業,現在只剩下兩到三千家,週刊媒體報導,兩年之內從中國撤資的金額,高達500億元,影響行業包括,製鞋、家具、成衣、傳統電子加工。 大陸勞工薪資,以每年15%~20%的速度成長,平均3、4千人民幣的工資,是東南亞地區的3~8倍,工資高還不打緊,企業額外繳交五險一金社會保險,從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到住房公積金,¬居然佔工資比例,少則22%,多則將近50%。 東莞台商協會榮譽會長 謝慶源:「大陸的企業,他們根本就不理會五險一金,這只是我們合法的台商外商在遵守。 」 連中共官方都承認,大陸五險一金費率為北歐五國的3倍,東亞國家4.6倍,在181個國家中排名,另類第一,也因此衍生出無數的勞資糾紛,更牽連守法的台資企業。 中共公安:「該工作的工作,該生產的生產,馬上恢復正常!」 5月13號,中共公安疑似介入台資新全輪罷工案,9名工人代表被抓走,工廠強行出貨,多名工人受傷。 抗議勞工:「打人啦,警察打人啦。打人啦,警察打人哪。」 5月19號,東莞虎門鎮,陸資華高服裝,百名員工擔心資方擅自重新註冊登記,沒有向勞工賠償,群起抗議,卻遭到大批警力鎮壓。[透明圖卡]大型罷工事件越演越烈,台商外企在大陸投資設廠,無形成本高增。 東莞台商協會榮譽會長 謝慶源:「為什麼會造成這些大企業罷工的問題,因為他們的五險一金,一直在(更改)。九幾年開始訂,然後2011年又重新再頒布,那現在又是新的規定,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員工,他們沒有辦法去理解。」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 陳明璋:「 加上有大陸有一部分叫做黑心律師,他就去煽動工人,多談的東西,黑心律師可以分到啊,所以黑心律師他就會去鼓動。」 在官方有意默許下,台商出口製造業做不下去,一者是乾脆打包遷廠東南亞,二者是拼產業升級轉型,但專家就指出,台商有內部外部不利因素,包括人才斷層接班問題,既有製造加工思維改變困難,而外部,則遭遇陸企迅速模仿、惡意人才挖腳,紅色產業供應鏈的崛起,讓台商芒刺在背。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 陳明璋:「(台商)確實是受過去經營模式的影響,等到他想要做的時候,人家已經出來了。它現在都在培養它自己的,叫做紅色供應鏈,這才是今天最大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說,韓國跟它簽FTA其實不嚴重,最大的是怕大陸本身的企業來取代你啊。」 中低階代工技術遭低價搶單,台商即使投資升級也只能賺得薄利,最後只好連同供應鏈廠商一起撤出中國,東莞街上,紙板、印刷與貨運業倒閉的公司難以計算,嚴重衝擊當地的實體經濟。 台商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 高為邦:「在美國的統計,一塊錢的製造業產出,它會帶動一塊四的服務業。同樣的嘛,如果你的產業出走了,他也會讓你的服務業蕭條嘛。一樣的嘛」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 陳明璋:「你可以看出來,現在為甚麼大家都會看好越南,看好印尼,或看好菲律賓。因為如果大陸也移台商也移,移出來之後,那個地方的供應鏈才好啊,才有辦法出來啊。」 中共祭出「騰籠換鳥」政策,扶植產業,但籠子裡少了台商外商這樣的鳥,又如何進行整體產業升級?對照大陸「新常態」5%、6%的下行經濟,不難看出,兩者之間的關係,也難怪大陸官媒頻頻消毒,國務院62號文突然出現轉圜。看來台商這隻鳥,中共短時間內還是會緊緊抓著不放。 文字採訪:沈唯同 攝影剪輯:胡宗翰 陳輝堯

中共挺陸企 宸鴻專利戰敗陣

$
0
0
2015年06月13日 宸鴻科技董事長江朝瑞(中)表示,與陸廠歐菲光的專利官司在中國高等法院輸掉,已提上訴並向當局陳情。(中央社) 宸鴻科技董事長江朝瑞(中)表示,與陸廠歐菲光的專利官司在中國高等法院輸掉,已提上訴並向當局陳情。(中央社) 【記者方惠萱/綜合報導】科技大廠股東會陸續登場,紅色供應鏈的議題也持續延燒,股東會後,如何因應紅色供應鏈成了記者必備問題,觸控面板大廠TPK宸鴻光電董事長江朝瑞表示,中國專利訴訟過於保護本土廠商,宸鴻已針對此情形向中共當局陳情。江指出,宸鴻在中國法院打專利訴訟官司,對外商諾基亞、台商勝華都獲勝訴判決,但對陸廠歐菲光卻敗訴,感到十分意外。 宸鴻12日舉行股東常會,股東提問稱宸鴻強調「專利」是優勢,但對中國大陸觸控面板廠歐菲光提專利訴訟卻敗訴。江朝瑞澄清,一項專利官司,打個3、4年跑不掉,控告陸廠歐菲光侵權,去年8月在中國大陸的中等法院贏了官司,卻在高等法院輸掉,經提起上訴,現在在最高等法院審理中;此情形已向中共當局陳情。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則較大廠來得保守,他指出,中國政府積極從財政、稅收、補助等層面,扶持本身半導體、LED、太陽能等關鍵零組件產業,台灣廠商不可忽視紅色供應鏈的影響。換言之,中國紅色供應鏈對台灣整體電子產業,一定有影響,部分傳統被動元件廠商已受到衝擊。 蔡明介:台灣格局要放大 不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認為台灣半導體仍領先,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12日也說台廠不用對號入座,這樣太沒志氣,但政府政策確實應更開放。 對於大陸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蔡明介平常心看待,他說,全世界只有台灣用「紅色供應鏈」字眼,競爭與合作將會是同時存在。他認為,台灣格局要放大,應朝全球化目標發展,不要只是恐懼,所有機會都要參與,競爭與合作將會同時存在,不要對中國大陸以對立的角度看。 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則表示,唯一的辦法是廠商要更加努力和爭氣,如果是在一樣的供應鏈,就要找出自己的價值,不管在速度、成本或差異化等。 施崇棠說,面對全球性的競爭,大陸政府只要覺得必須是由政府投資的部分,就會不遺餘力。唯一的辦法,廠商自己要更努力和爭氣,不同的廠商要各自做不同的努力,若是在一樣的供應鏈,就要找出自己的價值,不管在速度、成本或差異化等。◇

赴中投資遭坑殺 台商:西進死路一條

$
0
0
2015年06月20日 外資和台商近來加速自中國撤離,專家呼籲台商對西進應三思。圖為2012年台商舉辦「台商台幹要回家」遊行。(大紀元資料室) 外資和台商近來加速自中國撤離,專家呼籲台商對西進應三思。圖為2012年台商舉辦「台商台幹要回家」遊行。(大紀元資料室) 文/記者江禹嬋、陳懿勝 近幾年外資正一波波從中國撤資,正因為大家都吃了共產黨的虧!台商也正加快腳步從中國撤資。受害台商談到,許多赴陸投資的日、韓商,都難逃被洗劫一空的命運,這些商人逃離中國後,心有餘悸地向所有想去中國投資的人勸告,「絕不能投資中國,投資中國只有死路一條」。 中共不只誘騙台商,更拉攏日、韓商到中國設廠,並掠奪其財產,這都是有例可循。曾到天津投資被坑殺的台商沈柏勝說,過去時常在當地聽到,哪個外資廠商今天關門了,或是老闆又逃跑了,這些消息層出不窮。 近日中國發起了一股「訴江大潮」,許多中國人開始起訴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就是中國人開始追究,過去共產黨如何迫害、殺害中國人民;中共政權在中國歷史,可謂是最惡劣的政權。沈柏勝說,共產黨不只殘害中國人,也以非常狠的手段迫害台商。 沈柏勝在1992年底,在天津市政府農場局下的雙林公司合資,生產裝飾材料,沒想到全部資產遭到霸占,十幾年來無論他如何向中國政府陳情、檢察院舉報、法院控告等,均不受理;承審法官還侵吞他的金錢。即使請託台辦,所獲答案也只有千篇一律的「積極辦理中」。 為討回血汗錢,加上當時父親重病在身,需要大量醫藥費,沈柏勝2009年5月1日「帶刀上訪」,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拿刀切腹自殺,險些傷重而死,因而震驚中南海,深怕沈到處張揚,最後才拿回1,600萬元人民幣,現在他腹部還留有長達25公分的傷口。 沈伯勝表示,自己的案例是「一葉知秋」,一個縮影,可以概括全部台商的遭遇。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 形同虛設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簽署至今近3年,台商在中國遭坑殺情況仍不斷發生。有台商在深圳投資,與中國企業簽署合約租地並出錢委任建廠,未料錢給了,對方卻稱合約未完成,長期派人堵住門口,造成台商被迫暫停營運。 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認為,中國仍以「黨」來主導一切,且是一個人治的國家,司法判決會受到干涉,這是台商在中國投資遇到的最大問題。 台商在中國經營企業,除了投資外,大部分的成本都花在打通政商關係,因為台商沒有任何的保護,只能花更多的錢來保護自己;出事情的時候,台商只能靠自己建立的人脈來處理,台灣政府能給的協助很有限。 台商過去在台灣,長期生活在自由民主,法律充分保障的環境,絕對想像不到去中國投資後,卻是惡夢一場。沈柏勝說,「中共竟然像個地痞流氓,這麼無恥下流地來掠奪我們的資產,真的不敢想像。」 在1990年,台灣百姓的收入呈爆發性的增長,才有「台灣錢淹腳目」這句俗語。當時台灣工廠需要大量工人,大家因收入提高,不願從事低階勞動工作,台商不得已另覓他處,尋找事業第二春。 當時中國工資只有台灣1/50,讓台商驚呼,「這根本等於不用錢嘛!」沈柏勝談到,1992年到天津考察,當時中國勞工工資一個月35塊人民幣,公務人員薪水約50塊人民幣,台灣人吃一個便當,就等於他們一個月薪水。 不過台商宴請中國各級市長、鄉、鎮長吃飯,一餐卻要花上好幾千塊人民幣。貧富差距有多大?當時在市中心精華地段的一間30坪房子,市價約4千塊人民幣,光請這些中共官員吃飯,一餐飯就得花上5、6千塊,簡直把當地人嚇壞、嚇傻了,他們無法理解地說:「你們台灣人竟然富裕到這種程度。」因此,台商自然成為有心人掠奪的目標。 以三夾板材料為例,東南亞與中國的價差是5比1;若1千元的材料,在中國只需要200元。所有台商見狀,紛紛蜂擁而至搶食這塊大餅,因此,造成台商大量到中國投資。 日商在陸受迫害 高達3萬件 除了台商,日本人在中國也損失非常慘重。沈柏勝透露,曾經與赴陸投資的日本商人談到,日商在中國受害案件約有3萬2千件,台商大約有8萬案件,但日商損失金額是台商的百倍之多,簡直比台商還淒慘。 以2013年發生釣魚台爭議事件為例,中共刻意把釣魚台爭議在中國境內鬧成反日活動,煽動中國民眾將在中國設廠的Panasonic(國際牌)電器工廠、Canon相機工廠砸毀。其中在青島設廠,投入約200億美元的Honda(本田汽車),中共一把火就把這個鉅資廠房給燒了,更沾沾自喜地認為為中國人出了一口氣。 為何要營造仇日氛圍?沈柏勝分析,因為中共要用仇日情結,轉移、掩蓋中國人民對共產黨強烈的不滿與仇恨,這也是中共一貫手法。 有媒體預測,未來台、港資、加上外資企業的撤離潮將會持續擴大。沈伯勝認為,中共經濟肯定會受到影響,外資撤廠後,製鞋、雨傘、成衣將大量移到越南、緬甸,中共首當其衝的就是就業機會減少,自然進出口也會跟著少,肯定會對中國產生影響,可能引發中國經濟大蕭條。 另外他也強調,目前在中國興起的「訴江大潮」,正是中國人開始追究,過去共產黨如何迫害、殺害中國人民。沈柏勝說,這個惡劣的共產黨,不只殘害中國人,也用非常狠毒的手段迫害台商以及全世界。◇ 馬上按讚,加入大紀元粉絲團

中國承諾護台商權益 民團:騙人不打草稿

$
0
0
2015年06月20日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表示,現在赴陸的台商已經不多了,因為在中國根本就生存不下去,所以國台辦才要三不五時誘導、欺騙台商過去投資。(記者陳柏州/攝影)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表示,現在赴陸的台商已經不多了,因為在中國根本就生存不下去,所以國台辦才要三不五時誘導、欺騙台商過去投資。(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陳懿勝/綜合報導】兩岸雖然已經簽署投資保障協議,台商在中國遭受迫害的情況仍層出不窮。只要當地政府對台商的產業有興趣時,就會運用各種手段,甚至迫害台商。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表示,中共對台商根本就是死活都不管,現在說會持續維護台資企業和台商的合法權益,保持合理的優惠政策,幫助台商西進大陸,真的是騙人不打草稿。其實,現在去大陸的台商已經沒有多少了,因為在中國根本就生存不下去,所以國台辦才要三不五時誘導、欺騙台商過去投資。 強取豪奪不擇手段 高為邦指出,台商去大陸前,地方的書記、官員都會很積極地幫台商看地點、拉關係,要台商投資那裡,因為有投資,他們就有政績,有機會升官。這時官員們就會給台商一些口頭上的承諾。當台商真的砸錢下去,這些官員根本不會屢行承諾,一切都是空說白話,沒有依據。 「白紙黑字的合約也沒有用!」高為邦表示,台商跟大陸合資,雙方會簽署合約,說明彼此要付多少錢,要履行什麼工作或義務。然而當台商買機器進駐當地工廠,陸方卻說拿不出錢,拖到最後台商只好認賠變賣器材,落個無疾而終。 此外在中國還會遇到法院不履行法律的情況,高維邦提到,台商在中國大陸,會發生很多糾紛,但是法院一概不受理,或是打「拖」字訣,就是不執行法律;但若是大陸一方對台商提告,可能就會馬上執行,差別巨大。 「比較凶狠的方式就是強取豪奪,」高為邦感慨說,中共官員會利用各種理由把台商關起來,在牢中的時間,就是台商的財產被變賣的時候。等到人放出來,錢、工廠什麼都沒有了。更不用說還有黑道出面的問題。大陸黑道跟銀行勾結貨貸,合約內容根本不是台商簽的,銀行硬是說是要台商負責,諸如此類的惡性迫害太多了。 金錢換取保護 「台商要在大陸生存,唯一的辦法就只有找官員保護。」高為邦表示,跟地方書記用利益、金錢來打好關係,換取生存的空間,但是中共打貪若禍及該官員,台商也跟著倒楣,因為沒有「門神」保護。 高為邦舉例,之前在成都有個台商,在當地建立很大的建設公司,跟當時的書記建立起「良好關係」。後來書記被「雙規」(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就案件所涉及的問題作出說明),沒有人敢負責,投資就全都垮了,甚至還被隨便安一個罪,走私、逃稅之類的罪名,就是要瓜分台商的財產。 他指出,對於大企業來說,中共就會換一種手法,最直接就是高薪挖角,人脈、材料、廠商,通通拉過去,接下來就是把訂單搶走,最後再加上法院保護,台商根本就不可能在中國生存下去。 高為邦建議,跟中國打交道是沒有前途的,是死路一條。台商要看清楚中國的真相,對中國來說,有利的才會去執行,對他不利的就不執行,前進中國是不行的。◇

王丹:台商們,你們了解中共嗎?

$
0
0
不少台商介於台灣與中國之間,處境是尷尬而艱辛的。資料照片 2015年07月06日00:04 在以前的本欄中,我曾經提到蔡英文訪美的時候,芝加哥大學教授,國際戰略問題大師米爾斯海默曾經對她提到,1990年台商大舉進入中國,填補了西方國家針對中共的“六四”鎮壓而進行的經濟制裁而留下的投資空間,從而大發其財不說,還實質上支撐了中共的統治,結果現在中共成了大怪獸,使得美國保護台灣的難度提高。我不知道蔡英文聽到這番話的時候,心裡做何感想,但是我認為米爾斯海默其實點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未來的兩岸關係中,台商可能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他們是誰,他們的政治傾向,他們的政治動作,都在在影響著台灣的前途何命運,應當引起台灣人的高度重視。 不可諱言,台商介於台灣與中國之間,處境是尷尬而艱辛的。很多台商在這樣的夾縫中,能夠生存下來,並且壯大起來,是頗為不易而且下了很大功夫的。這就是所謂的“台商精神”。例如,蔡衍明的旺旺集團1992年正式投資中國市場,是臺灣第一個在大陸註冊商標並且擁有最多註冊商標的企業。蔡衍明為何能這麼快進入中國市場?根據中國的新華網2014年7月30日題為《臺灣首富的街頭哲學》的報導:“早在投資建廠之前,蔡衍明就已經關注大陸。1990年蔡衍明出資讓一名臺灣導演去大陸拍攝各地的名勝古蹟。這些記錄大陸的影像在臺灣播出後,很多沒去過大陸的餓台灣人由此記住了大陸的黃山,桂林等風景如畫的地方。當時臺灣‘新聞局’去大陸拍廣告片的前3個作品都是由旺旺做的。”重點其實在最後一句,“這些廣告片雖然花了蔡衍明10萬元台幣,卻幫他敲開了一個龐大的大陸市場”。中國官方媒體的這個報導,清晰地點出了一些台商是如何通過經濟以外的手段進入中國市場的。 這樣的台商當然不只是蔡衍明一人。最近宏達電因為股價下跌引起很多討論,資深財經記者蔡玉真就在三立電視台的節目上披露,王雪紅曾經和江澤民的兒子在大陸成立新公司,與江澤民的孫子入股香港TVB;甚至為了討好習近平,花了12.6億與習近平的秘書在中國辦學校,當中85%的學生不用繳學費。(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9658&PageGroupID=1)。這樣的非經濟層面的行為,確實已經成為部分台商為了進入中國市場而採取的手段。我們當然可以理解,這些台商為了賺錢,在中國那樣的體制下,只能做那樣的事情。但是我要提出的問題是:利用中國後極權體制的特點,靠一些非經濟的手法來拓展中國市場的台商,真的會永保平安嗎? 或許這些台商們,可以看看1474期《新新聞》的一篇報導。根據這篇報導,中國國務院去年12月發佈的62號文件,要求今年3月底之前,要取消各地方政府對企業的優惠稅制,數以萬計的台商成為這項政策的受害者。而為甚麼一度支撐了中共統治的台商,現在卻被這樣無情對待呢?按照《新新聞》的說法,習近平的戰略佈局已經是面向全世界,他早已不把台商放在眼裏了。其實,中國經濟下行不可避免,各路利益集團自己搶食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還像過去一樣,再讓你台商輕鬆地分走一塊肉呢?這個道理不是很清楚嗎? 其實,了解中共的人都知道,這就是典型的中共:當他需要你的時候,為你做一切事都可以;只要他不需要了,就會一腳把你踢開。每一個曾經跟中共關係良好的台商,不管這關係曾經多麼良好,也不管你幫助中共做過多少統戰的工作,被一腳踢開的可能性是一定存在的。道理很簡單:這,就是中共。

別傻了!台商逃亡潮「成本」才不是主要原因

$
0
0
更新時間: 2015年07月07日 大紀元資料圖片(記者鍾元/攝影) 文/李靖宇 只要生活在台灣,近幾年來就會一直不斷聽到「對台灣失望、鬼島沒救了、大陸趕上來了、大陸現在多強多厲害」,這些話根本背離現實,但因為台灣許多(中資)媒體的渲染,好像真是這麼一回事,三人成虎,也就變成台灣所謂的「主流」中國論述了。 也因為覺得「台灣沒希望、大陸好厲害」,台灣從1990年代就開始有大批台商西進……剛開始美夢正酣,聽到的也常是賺錢好消息,一直到近幾年,才有台商揭露在中國經商的實際情況;今年(2015年)五月底,連台灣主要媒體也開始爆料「台商逃難潮」、「台商遇四面埋伏全線大撤退」……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台商在大陸過的並不好。 台商驚現逃亡潮 各產業撤離 根據台灣經濟部投審會統計,台商近年投資大陸的件數及金額逐年下滑,2011年投資件數575件,2014年只剩388件,2011年許可的投資金額131億美元,2014年只剩98億美元。 中華徵信所調查,從2013年起,台商從大陸撤資開始發酵,2013、2014年持續兩年中大型企業登陸投資是零獲利或虧損占比達60%以上,加上小型微型企業,換言之,有近八成的台商實際上處於虧損狀態,虧損迫使台商消失。 而這批台商「逃亡潮」撤資的範圍,可能比想像中還大──家具、成衣、製鞋、傳統電子等產業都將「連根式」拔離中國。 共產黨官商不分 鴻海、燦坤吃大虧 然而,除了罷工、勞動法規、環保要求等,台商在大陸面臨的真正挑戰是北京當局不合理的人治權力與官商勾結。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會長高為邦指出,除了商業競爭外,中共政府更會以各種非正常手段逼迫台商就範。即使大如富士康,當年也碰到比亞迪大舉挖走鴻海員工、系統性偷竊商業機密,令郭台銘震怒;更離奇的是告上法庭的索賠案,因為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是深圳市人大代表,對深圳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的任免有重要投票權,加上比亞迪是土生土長深圳企業,受到深圳市委扶持,案子一直沒有進展。這樣的例子在大陸比比皆是,郭董能保住人身安全已經要慶幸了。 高為邦對鴻海的案子也很了解,他說,當時郭台銘不僅抗議不成,更「巧合」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富士康的廠區開始接連傳出員工跳樓事件。新華社領頭發文批判,大陸媒體紛紛跟進,「血汗工廠」名聲不逕而走,讓郭台銘在中國大陸,乃至香港和台灣都倍受指責。 又如擁有工廠及通路優勢的台商燦坤電子,也難逃相同的命運。律師童文薰透露,當年大陸國美和燦坤競爭的策略就是釘緊燦坤,你開一家我就開一家。國美派員工進入燦坤,學會所有管理的方法。 但國美的優勢在於他是向中國國營企業進貨,付款條件遠比燦坤寬鬆。所以燦坤根本沒有辦法和他競爭,只能從中國市場鎩羽而歸;還差一點影響到自己在台灣股票上市的資格,差點被下市。 新光集團遭坑殺 全台震驚 再如台灣最大的百貨集團新光三越公司,位於北京的「新光天地」百貨遭合資夥伴北京華聯集團強行併吞,震撼兩岸台商界及國際社會。 事件的起因,是北京華聯集團吉小安以新光管理團隊涉嫌貪污裝修工程款為由,利用他在國務院的人脈關係,找來公安直接闖入新光天地四樓財務部進行封鎖,並搬走所有廠商合約及帳冊。三十多名台籍幹部也全部遭到撤換,並被強迫回到宿舍不准外出。 新光集團少東、新光天地總經理吳昕達,還被指控具有「洩漏國家重大商業機密的嫌疑」,吳昕達在機場登機返台時被公安請下飛機,扣留在北京。台籍人馬的人身自由,一度受到控制…… 至此,台商方知所謂「中國夢」只是中共輿論的宣傳,美夢變成醒不過來的惡夢,也只能怪多數媒體被收買只報喜不報憂、怪自己沒有看《大紀元》了解真正的中國……所以散的散、逃的逃,這些年,就當作買了一場昂貴的教訓。

中企倚中共欺外商 專家:台商能撤快撤

$
0
0
更新時間: 2015年07月11日 陸企仗恃有中共當靠山,任意欺壓或直接威脅台商生命。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賴怡忠表示,政府應設停損點,「台商能先離開的就先離開」。(Getty Images) 文/記者蕭軒 惡名昭彰的紅色供應鏈,崛起後即壓縮台灣產業的生存空間,企圖使台灣成為中共經濟的殖民地。這串中共「假、惡、鬥」黨文化深植的大陸產業鏈,靠著無視誠信、法律,以流氓手段崛起,對台商狠毒剽竊、侵佔甚至坑殺。 中國大陸憑藉低廉的勞動力,建構世界工廠般的生產體系,幾年過去,現在反過來威脅台商。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賴怡忠表示,未來情況只會更糟,因為台商根本無法跟陸企競爭。他直言,陸企仗恃有中共做靠山,用法律欺壓或直接威脅台商生命,「譬如兩岸投保協議,就算簽了也像沒簽一樣」。 過去認為「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外銷第三地」是製造業興盛的絕佳途徑,賴怡忠指出,其實這種模式,等於幫中共養大紅色供應鏈對付台商。他反問,「大陸難道不會(暗地裡藉任何手段)建構自己的供應能力嗎?」 賴怡忠進一步談到,大陸產能過剩,加上中共本身的不確定因素極高,又出現無限蒸發的股市量體,顯示其經濟本身大有問題。他建議政府,現在應設立停損點,想辦法讓台商能先離開的就先離開。 但仍有一部分政商在大力宣揚ECFA、亞投行等傾共利多,賴怡忠大膽推測,基本上,紅色供應鏈的外圍組織,跟大陸有利益結合,才會想進一步強化連結。更直言,「情勢這麼明顯,還作出這麼令人傻眼的發言。」賴怡忠表示,高度懷疑這些人與大陸權貴之間,究竟有何利益瓜葛? 有分析指出,陸企將利益至上、黨文化式的惡性鬥爭奉為圭臬,掠奪技術、智慧財產權和資源壯大自己。在國際上,華為、中興等企業利用政府補貼,以低於底標的價格搶標,引發抱怨;兩岸太陽能廠互相殺價競爭,導致兩敗俱傷、紛傳倒閉;對非洲國家,中共以輸出基礎建設換取石油,卻只用大陸的建設公司和工人,且技術也不一定轉讓,儼然是殖民主義。這串由陸企組成的紅色供應鏈一旦崛起,恐將在市場上掀起一場經濟戰爭,唯獨幕後黑手中飽私囊,藉機無限制地擴張其特權與勢力。◇

生蛋沒有 拉雞屎一堆!兩岸簽租稅協議 80萬台幹恐被中國追稅

$
0
0
更新時間:2015-08-26 20:18:50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8 月 26 日訊】兩岸兩會第11次高層會談昨天(25)落幕,簽署兩岸租稅協議與飛航安全協議。針對租稅協議,官方指出將避免雙重課稅,強化兩岸稅務合作。不過,民間團體指出,80萬台籍幹部恐怕會先倒楣。因為台幹部普遍領有台灣公司與中國當地公司的薪水,未來將成為中國追稅的對象。 318學運後,兩岸兩會首次恢復會談,海基、海協簽署兩岸租稅協議,與兩岸飛航安全協議。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強調,雖然兩岸監督協議還沒有通過,不過這次簽署協議前已完成向國會報告。 陸委會主委 夏立言:「我們這次是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進行兩會之間被授權,簽署協議前我們都跟立法院院長,跟相關黨團做過報告,我們也舉行多次公聽會。」 經濟民主聯合召集人 賴中強(聲音來源):「這樣的報告其實也只是流於形式,(國會)根本不可能提供具體的參考意見。」 對於簽署過程,民團還有疑慮。另外針對兩岸租稅協議,恐怕讓台幹先遭殃,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說,台籍幹部為保有勞健保年資,部分薪水由台灣給付,另外由中國企業給付,未來因為租稅協議,台籍幹部在台收入,都會變成中國追稅的目標。如果被認定逃稅,除了罰款,還將面臨刑責。 經濟民主聯合召集人 賴中強(聲音來源):「照中國稅法規定,這兩部分所得,都是台籍幹部在中國提供勞務所產生的所得,對台籍幹部而言,他們會面臨非常大的困擾。」 依照協議,中國政府未來可以向台灣政府取得納稅人資料,協議中雖然寫著限制相關部門,把稅務資料用在刑事案件,但協議沒有強制效力。而中國政府利用逃稅名義,打擊異議人士早有前例,如果取得台灣納稅人的資料,用在什麼用途,也難限制。 經濟民主聯合召集人 賴中強:「會不會把這個資料,交給中國的公安,交給中國的檢察官,對方把資料怎麼用,你沒有辦法真正去控管。」 兩項協議將交由立法院審議,賴中強呼籲應建立補救措施,合理保障民眾權益。 新唐人亞太電視 盧天常 劉姿吟 台灣台北報導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10.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40596791.A.ACF.html 推 leeobba: 之前不是說免稅? 08/26 21:46 推 miler22020: @@ 08/26 21:47 → WeGoYuSheng: 這不是鎖國是什麼 全鎖在中國 超爽的 08/26 21:47 → neo5277: !! 08/26 21:47 → WeGoYuSheng: 不過就是共匪一貫SOP:養套殺 罷了 08/26 21:47 → IHD: 可以不要讓它們 輕易逃回來嗎? 08/26 21:47 推 blaz: 恭喜恭喜 08/26 21:47 噓 Leo4891: 正常啊 不用繳稅喔 08/26 21:48 推 [...]

西進慘賠// 元祖創辦人 中國逾20家店關門

$
0
0
2015-09-03 當地供應商 追上億帳款 〔記者高嘉和、楊雅民/台北報導〕國內老字號食品「元祖」創辦人之一的張寶鄰驚傳在中國投資失利。他投資的上海展圓餐飲管理旗下的「代官山」、「跳舞香水」等餐飲品牌無預警關店,遭四十多家當地供應商追討上億元帳款,另還拖欠商場租金、員工薪資,且消費者預付卡追討無門;中國媒體以「代官山公司人員集體蒸發」形容張寶鄰避債台灣。 「元祖」創辦人之一的張寶鄰投資中國失利。(資料照) 張寶鄰旗下的「代官山」、「跳舞香水」等餐飲品牌無預警關店,四十多家當地供應商追討上億元帳款。(取自網路) 根據人民網報導,從去年下半年起,上海展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代官山」就傳出拖欠帳款,今年五月下旬,展圓在中國二十多家餐飲品牌門市陸續關門,供應商來要錢,才發現辦公室人去樓空;有供應商宣稱手上有一百多張空頭支票,合計金額達人民幣一千兩百萬元。 張寶鄰:聘錯專業經理人 張寶鄰昨否認蓄意詐欺,強調是因聘用到不對的專業經理人,未把資金調度好才會出現財務糾紛。 根據中國官方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資料,上海展圓餐飲管理於二○○六年一月註冊,董事長是張寶鄰,他的兒子張乙濤及兒媳藍婉綺分別擔任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對比我國「公司登記資料查詢」,台灣展圓國際董事長也是張寶鄰,張乙濤也列名董事,另一個兒子張劭緯列名監察人。 另據上海展圓官網宣稱,成立多年以來先後在中國上海、北京、蘇州、南京等地開設卅多家連鎖餐廳,並樂觀預計到二○一五年在中國的開店數將達一百家,成為中國餐飲百強企業。 但「代官山」爆發財務危機後,上海展圓法定代表人五月時已由張寶鄰變更為李清煬;六月十九日,董事名單中的藍婉綺、張乙濤也變更為無。「中國經濟周刊」報導,早在七月底,上海展圓位於徐匯區虹橋路總部辦公室已因欠費被房東收回,門上貼有欠費停電通知。 債主追債 元祖食品撇清 中國媒體還轉述供應商說法,指張乙濤已躲到母親張秀琬(已與張寶鄰離婚)處;在供應商跑到上海元祖食品店外舉牌討債壓力下,元祖食品不得不在官方微博強調,「上海展圓公司與元祖係兩家獨立的法人,雙方之間無任何合作、投資、聯營等法律關係,展圓公司對外承擔的一切債權債務均與我公司無關;我們已付諸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中國代官山突收攤 元祖創辦人被爆捲款潛逃 2015-09-02 10:2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餐飲集團展圓國際,以代官山、跳舞香水等品牌進軍中國市場,但卻傳出自5月起,數十間店面無預警關店,積欠供應商超過上億元,展圓國際公司董事長,也是元祖麻糬創辦人張寶鄰更逃回台灣躲債。 中國代官山、跳舞香水等品牌無預警關店,元祖麻糬創辦人張寶鄰遭爆積欠廠商上億元。(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張寶鄰以日式創意料理代官山、蜜糖土司跳舞香水等品牌,赴中國投資。但根據《工商時報》時報,自去年開始,上海展圓集團從去年起就開始積欠貨款,到了今年5底,代官山等店面甚至無預警歇業。 被欠款供應商到上海展圓辦公室追債,卻發現公司早已停止營運、人去樓空,痛批張寶鄰及長子張乙濤鑽法律漏洞、捲款潛逃。 《壹週刊》報導,供應商表示,張家父子對欠債完全沒有給任何交代,不僅張寶鄰逃回台灣,赴上海元祖也遭到拒於門外,董事張乙濤也躲在上海母親家中。不過,張寶鄰對此澄清,上海展圓是以特許加盟方式授權使用,與台灣展圓無關。

餐飲業西進 頻傳踢鐵板

$
0
0
2015-09-03 〔記者楊雅民、高嘉和/台北報導〕二十多年來,有不少台灣餐飲業者西進中國搶食商機,但卻頻踢鐵板。早年知名案例有清粥小菜名店「無名子」、台菜第一品牌「欣葉餐廳」;近幾年還有「金錢豹」、「金礦咖啡」等,隨著投資規模愈大,虧損金額也愈大。 「無名子」清粥小菜前老闆王文政曾公開呼籲,台灣個人餐飲業到中國投資幾乎是凶多吉少,要三思而後行。(資料照) 十七年前,「無名子」到中國投資設立「藍與白稀飯店」,耕耘八年、投資人民幣一億元,最後是歸零。無名子創辦人王文政還慘遭中國黑白兩道坑錢、恐嚇、勒索、強佔、查稅,幾乎是「逃」回台灣;他曾公開呼籲,中國法令很不健全,台灣個人餐飲業到中國投資幾乎是凶多吉少,要三思而後行。 台菜第一品牌「欣葉餐廳」十年前進軍中國北京開店,剛開店時,每年店租約人民幣一三○萬元,後來漲到人民幣兩百萬元,租約到期後更一口氣漲到人民幣四百萬元,最後斷然結束營業。 大成集團也曾在北京加盟中國百年老店「全聚德」烤鴨,投資短短半年,就傳出遭當地合資夥伴坑殺而被迫退出經營,求助中國國台辦也沒用,只好認賠了事。 台中知名酒店「金錢豹」創辦人袁昶平也到中國上海設立金錢豹(中國)酒店餐飲集團,以「大型豪華自助百匯餐廳」定位,曾在中國擁有十八家分店;四年前被歐洲私募基金收購,但不堪前兩年慘虧新台幣近十八億元,今年六月二度轉手給嘉年華國際控股。 在台灣發展還算成功的「金礦咖啡」,幾年前因同屬台灣知名咖啡麵包連鎖的85度C進駐上海熱賣,也跟著去中國淘金,結果是經營不善、還爆發拖欠貨款,最後敗出中國市場。

夢一場?西進中國淘金血本無歸 這些企業學到慘痛教訓

$
0
0
記者王姝婷、徐士庭、張展誌/台北報導 錢進中國大陸,不少台商淘金夢碎,像是無名子清粥小菜創辦人王文政,1998年到廈門開分店,結果才短短8年就收山逃回台灣,現在更跑到越南,因為連番遭當地政府關切,害他生意根本做不下去,而這只是冰山一角,來來豆漿因為習近平禁奢令,生意也受到影響,展店速度跟著放慢。金礦咖啡、大成集團還有欣葉餐廳都是鎩羽而歸。 店員煎蛋餅熱情招呼客人,知名來來豆漿15年前進軍中國大陸,2014年展店到30多家,陸續多角化經營賣日式料理, 店家坦承大環境有差。來來豆漿副總李冠億:「店面取得目前非常不容易,大陸每家分店大概下滑5%到6%之間。」 展店變保守這還算好,投資中國大陸更怕血本無歸,無名子清粥小菜1998年搭西進列車選在廈門開分店,連番被當地政府坑殺,經營8年不得不收山,回到台灣還是不順利,現在遠走越南。 無名子創辦人王文政:「一個小小的任何一個部門,都可以把你店封掉,我就曾經被封過。」台商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想說政府的官員來插乾股,想說可以得到通融啊或者什麼樣子辦事比較方便,但是往往這個人進來後,他就想把你趕走。」 司法互助變紙上談兵,講好聽要你投資,暗地裡卻動作頻頻,台商吃悶虧不敢提,知名台菜欣葉餐廳,肉雞大廠大成集團、金礦咖啡都曾踢到鐵板。 搖頭不敢再妄想,西進中國大陸換來騙局一場,投資50億全數認賠,2500坪土地要不回,只能摸摸鼻子回台灣,前景如何沒有台商有把握,前進大陸中國市場,人治大於法治下,想要如願圓淘金夢恐怕有困難。 2015/09/04 07:32:00

台知名「程班長」牛肉麵 拒前往中國發展

$
0
0
翻攝「程班長」臉書 2015年09月07日12:53 出身於台北市饒河街夜市,知名小吃店「程班長」闖出名號後前往香港發展。近日有人上門邀請赴大陸合作,「程班長」二話不說立刻拒絕。 「程班長」經營者程致賢今天在臉書專頁表示,大陸經營環境複雜,所以完全不考慮,並重申即使大陸有更多商機,「我們永遠不會去!」 「程班長」強調,獲邀到大陸發展,「這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他認為,那不是他們去的地方,只想單純的好好經營,因此公開拒絕,以彰顯決心。 「程班長」牛肉麵曾在饒河街夜市經營20多年,因故更換店名,原始經營人程致賢則於2010年將「程班長」名號帶入香港開店。(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西進台資銀陷紅海泥沼 淨利差半年掉50個基點 「好日子不再」

$
0
0
2015年09月07日 中國人行接連降息,台資銀行經營環境愈來愈艱困。路透 【王立德╱台北報導】國銀前仆後繼到中國設立據點,但近半年淨利差大幅滑落,讓台資銀陷入紅海泥沼。在中國的台資銀主管表示,為了挽救經濟,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人行)連續降息、降準,讓中國的銀行淨利差竟在半年內驟降50個基點(0.5%),不少銀行淨利差已經不到2%。 過去台資銀行西進主要著眼賺中國動輒2~3%以上淨利差,相較於國內約0.9∼1.1%的環境,賺錢實在太容易。但在陸台資銀主管坦言,「好日子已經不再」,還沒有西進的台資銀行若要進入中國市場,要做好紅海競爭的心理打算。 台資銀行在中國營運面臨挑戰概況 受到人行降息所苦 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日前也在上海表示,人行接連降息降準,導致當地銀行淨利差掉了40~50個基點,對於銀行來說要更努力。 在陸台資銀主管分析,降息對銀行來說,經營壓力增加,降準則是放寬銀行的資金運用空間,中國人行降準又降息,理論上應該是好壞各半。 不過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人行5次降息,但僅有4次降準,「降息降的多,降準降得的少」,加上降準為「定向降準」,僅有對小微企業、三農等融資比率達一定程度以上的銀行才適用,台資銀不但無法享受降準帶來的好處,反受接連受降息所苦。 中國銀行股有疑慮 在陸台資銀行主管說,也因此,不少中國金融市場分析師看空中國金融股,除了少數如哈爾濱銀行等特殊案例外,分析師普遍看淡中國銀行股前景。 除了利差縮小外,當地客戶對金融商品認知不足也是令國銀相當傷腦筋的一環,在陸台資銀主管感嘆,「中國人在銀行買金融商品,是不認輸的」,股票可以賠,在銀行買的金融商品絕對不能賠,也導致當地很多外資銀行「客訴」接二連三而來。 在陸台資銀主管甚至建議,若沒有下定決心要長期發展中國市場的台資同業,「來開分行就好了,不要開子行。」分行不受存貸比等規定限制,同樣能賺錢。
Viewing all 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