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商悲歌 –台灣控
Viewing all 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鴻海中國收益大縮水的玄機 數字會說話 微利化宿命難解

$
0
0

日期:2014-05-21 作者:馬自明 出處:財訊 第 451 期

鴻海旗下深圳富泰華,2013年收益大減將近9成,到底是什麼原因?不只鴻海,離不開中國、日益「銀行化」的製造業,面對日益惡劣的經營環境,到底該怎麼辦?
這些年來,台灣最大的六家製造代工廠,包括鴻海、廣達、和碩、英業達、緯創和仁寶,總共匯了多少錢投資中國?答案是1925億元,相當於台灣公務人員保險年金的規模。

根據證交所資料,截至2013年第四季為止,鴻海總共匯至中國金額達新台幣953億元;其次是緯創,達257億元;第三名則是和碩,為219億元;其他四到六名,依序為仁寶、廣達和英業達。

光是鴻海一家公司,匯至中國的金額就超過其他5家公司的總和,占鴻海總資產的25%。如果按照鴻海一年在中國投資約200多億元估計,今年對中國投資總額,肯定破千億元。

雖然鴻海投資中國累積近千億元,但以一三年來看,鴻海在中國收益表現卻相當慘淡。把鴻海一二、一三年在中國的公司攤開對比,一二年深圳富泰華是鴻海最大的金雞母,認列投資收益高達232億元,但到一三年,竟然縮水將近9成,只剩下約26億元;在一二年收益突破100億元的鄭州鴻富錦精密電子,一三年認列投資收益卻只剩6成。

中國收益大減九成
原來都是蘋果惹的禍?

據可靠消息指出,鴻海旗下最重要兩家公司的深圳富泰華、鄭州鴻富錦去年在中國表現不盡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工問題。簡單來說,「重工」是指在檢查生產裝置過程出錯時,必須重新製造,因此重工勢必增加成本,造成鴻海重工的主因,就是蘋果的iPhone5。

其實,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就曾公開表示,「iPhone5很難做!」一三年年初時,亦傳出蘋果因鴻海生產的iPhone5,外觀不符標準及功能不良等原因,把500萬支iPhone5退回給鴻海,郭台銘甚至為此坐鎮鴻海在深圳觀瀾的大本營,親自進駐工廠監督,甚至揚言,良率不達標準就不離開。

不過,從鴻海在中國的去年全年收益縮水程度來看,重工影響程度還是非常巨大。假設以一台iPhone5的人工成本新台幣1000元估算,退回的數量是500萬支到800萬支之間,那鴻海付出額外成本應該是50億至80億元,但深圳富泰華、鄭州鴻富錦衰退幅度,合計卻達約200億元,可見鴻海為重工所付出的代價,恐怕比外界想像來得更大。但從今年第一季財報來看,中國認列獲利已經上升,重工問題可能已獲解決。

不過,鴻海重工一事,除了讓鴻海在中國的收益縮水,財務結構轉弱,更凸顯製造代工業的一大矛盾:一方面大型製造代工業已被中國綁架,幾乎不可能轉移生產基地;但另一方面,不能離開中國的結果,是得面對中國經營成本高漲,製造本業微利化的宿命難以避免。

離不開的中國製造
電子代工業不能說的痛

姑且不論鴻海等製造代工廠在中國擁有大筆土地、廠房等投資,招工這點就足以讓製造廠離不開中國。「廣東省有1億人口,河南省有9000多萬人,鴻海只能在這裡找數十萬人幫它趕工iPhone5!」一名業界人士指出,雖然印尼也有接近3億人,越南有8000萬人,但當地語言不通,員工訓練更不容易,「像iPhone5製作難度高,怎麼可能在印尼、越南海量生產?」

但中國工資連番上漲,經營成本上升,也是鐵的事實。「中國是全世界薪資成長最快的地區,」廣達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次震指出,中國大城市每一年薪資都以13%至15%速度上漲,「到明年我們支付給大陸作業員的薪資,會比台灣(作業員)還要高!」

因此,毫無疑問地,對擁有百萬大軍的鴻海,或是十萬員工的廣達,負擔將日益沉重。「我們一直在想因應的解決方法,」梁次震表示,廣達是以自動化製造,以及組裝、機板等生產流程改善,增進生產效率,「(自動化)已經是生存的必要的條件。」

郭台銘積極轉型的動作亦相當頻繁,除將在印尼設廠、高呼百萬機器人大軍取代勞工之外,近來並和惠普簽約合作,高調切進白牌伺服器市場,積極進一步搶進當紅的雲端利基型市場,此舉可能將給一樣在伺服器拚命耕耘的廣達、英業達帶來不小的衝擊。

美化帳面有一套
匯兌、利息收入撐起財報

「製造業從勞力密集到自動化或轉型,有一個漫長的調整期,」港商聯昌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首席分析師王萬里指出,但人力成本高升,製造業不得不持續自動化或轉型,可是在這段「青黃不接」時期,製造業的本業收益將難有明顯的提升。

「自動化很複雜,而且不是每個生產流程都可以自動化,」廣達財務長楊俊烈指出,此外,公司買進機器就屬於固定成本,有折舊攤提費用,無論開機或不開機,對公司都是一種負擔,「所以自動化是一個過程,但絕對不是一個晚上就可以完成的。」

因此,儘管製造業積極轉型,朝自動化努力,但都非一蹴可幾,反映在財報上,就是本業微利化現象愈來愈嚴重,而帳面上的獲利,也愈來愈倚重利息、匯兌等非本業的收益。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雖然去年鴻海在中國收益表現不佳,但一三年稅前純益依然逾1360億元,比一二年大增180億元,可是細看箇中成分,外幣匯兌收益卻大增122億元,是鴻海去年財報亮眼的關鍵之一。

廣達更是誇張,若把一三年利息收入和外幣兌換利益相加,占廣達稅前純益比率竟然高達50%!在五年前,這個數字只有3%而已。

不只是鴻海、廣達,包括和碩、緯創、英業達和仁寶等,大都出現毛利率、營業利益率逐步走跌,但利息、匯兌占純益比率,卻節節高升,在在顯示台灣製造業本業微利化,並且無力突破當前困境,只好利用高營收進行各式各樣的財務操作,大賺容易財,「製造業銀行化」的現象,值得憂心。

在中國低廉勞力的紅利已然耗盡,大型製造業卻難以掉頭轉舵,盡靠業外美化帳面,是台灣產業界和投資人都需深思並面對的重要課題。


臺商回流問題再檢討◎彭百顯

$
0
0


臺商回流問題再檢討

中國工資不斷飆升、社保金負擔日益加重,投資環境已見惡化,接著又見越南暴民攻擊臺資企業廠房,讓臺商回流再度成為經濟焦點。

「鼓勵臺商回流」這項議題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了。在七、八年前民進黨執政期間即已推動多年,並成立有專案小組(2006)、服務辦公室(2007),但成效並不顯著,臺商回流投資並不多。根據經濟部統計,2002~2006年,每月僅一家臺商申請回臺投資;2007年,中國臺商回臺投資共52件,金額118億元新臺幣。這與同年臺商對中國投資996件,投資金額高達99.7億美元(約3,250億元新臺幣)之懸殊數據難以相比。

馬英九總統上任前夕,中國於2007年下半年實施「企業所得稅法、勞動合同法,以及調降出口退稅等多項經貿措施」,不利臺商經營,讓臺商回流有了轉機。馬政府順勢於2009年8月推出「限期臺商兩個月儘速回流」的〈臺商回臺投資技術升級轉型輔導計畫〉,2012年8月經建會再提出〈加強推動臺商回臺方案〉,可見有關臺商回流,政府的確做了一些努力。然而,回流情形仍然不如預期理想。既然「臺商回流」係不分藍綠兩朝都分別致力推動的政策,照理應無政治上的阻力,但何以政府推動迄今近八年,成效仍然有限,到底問題在那裡?

首先,檢討環境,中國臺商為什麼要回流?二十多年來,臺商在中國投資金額超過一千億美元,在經營環境方面,中國於2007年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政策,大幅修正相關法規,勞資關係改變,並有缺工現象,企業經營成本大幅增加,對臺商造成相當嚴峻之挑戰,經營虧損情形愈增,故有臺商「順勢收攤」之意。當時政府藉機推動鼓勵臺商落葉歸根、鮭魚返鄉等之回流政策。惟事後觀察,政府的作為雖然時機正確,但不夠積極,未對症下藥。

雖然政府大張旗鼓,藉機順勢推出多項計畫、措施以鼓勵臺商回臺投資,但回流仍成效有限。因為,臺灣相對較高的勞工成本,以及缺乏投資機會,這才是主要原因。另外,臺商群聚效應,生產基地移轉不易,也是回流成效不彰的重要客觀因素。一些臺商的成品裝配廠到中國投資,帶動上游零件供應商為了及時供應與成品裝配及節省運輸成本與關稅赴當地投資,形成群聚效應。因此,除非政府能在臺灣建構經營條件的相對優勢,否則,生產基地移轉回臺自屬不易。

至於臺商回臺投資有關的技術升級需求,政府既已運用二億經費專案計畫辦理,其成效如何,也是大家關切的事。眾所周知,政府對臺商回流,除期望臺商返臺投資能蔚為風潮,以改善國內經濟之目標之外,馬英九上臺之後,政策更設定返臺投資廠商以能夠技術升級轉型,提高競爭力為主軸,因此,才有經濟部急於兩個月內(2009.8.20~2009.10.15),規劃對回臺投資臺商進行技術診斷、輔導,予以申請研發補助計畫,而推出〈臺商回臺投資技術升級轉型輔導計畫〉。有關這方面的成效檢討,實施迄今多年,並未見經濟部對外公布說明。

繼第一任期推出〈臺商回臺投資技術升級轉型輔導計畫〉(2009)政策之後,馬英九總統對經建會所提〈加強推動臺商回臺方案〉(2012.8)指示「應擴大推動並加速吸引臺商回臺投資」,顯然,臺商回流方案也是重大的政府政策目標。但我們認為,政府若不對過去臺商回流的相關政策做深入檢討,則該方案不免仍令人擔心舊酒新裝,效果一樣有限。檢討該方案執行期間自2012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促成臺商回臺投資之目標定為2,000億元,增加創造總體產值3,037億元,其中出口值2,278億元,增加本國勞工直接間接就業約8.2萬人。至今只剩七個月,究竟成效如何?

由於臺商回流並非個別經濟案例,而是臺灣總體經濟的一環,政策不可能孤立,因此,正本溯源,探究鼓勵臺商返臺投資問題,其實就是臺灣經濟問題、投資環境問題,也是產業的經營條件問題。政府必須對過去之政策措施之執行深入檢視,找出何以返臺投資成效不彰的問題癥結,提出因應對策解決問題。這是挑戰,也是機會。而要達到鼓勵臺商踴躍回臺投資的目標,實質關鍵仍在於有效營造出優良的投資經營環境,政府不應忽視。

彭百顯 彭百顯
曾任: 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臺灣分會副會長、 立法委員、 新社會基金會董事長、 民主進步黨彭明敏、謝長廷全國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 南投縣政府縣長。

馬今校閱阿帕契 被爆未成軍

$
0
0


2014年06月16日
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今將由馬英九總統校閱。資料照片

【王烱華╱台北報導】今年適逢黃埔建軍九十周年,國防部今將在黃埔陸軍官校舉辦盛大閱兵,以「埔光90號操演」為代號,讓總統馬英九親自校閱。不過,空中校閱部隊中居然出現尚未成軍的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的編隊飛行,遭國軍內部抨擊「罔顧飛行安全,拿新機拍馬屁!」

「實在太草率」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前所長扶台興說,接受三軍統帥閱兵的部隊,都必須達到戰備需求,但阿帕契直升機不僅連「成軍」規範都未達到,且在四月二十五日才剛失事,失事原因都還沒公布,就貿然接受總統校閱,「實在很不恰當!」不知道是國防部誰出的鬼點子,想藉AH-64E的編隊飛行校閱,來展現馬政府在軍購上的執政績效,但這種不顧部隊訓練的行為,「實在太草率!」

對此,陸軍司令部硬拗說,AH-64E此次是參與編隊飛行,並非實兵戰鬥操演,是屬於「部隊裝備展示」,因此並不需要成軍的標準。陸軍官員說,成軍有一定的規定,包括飛行人員、維修人員訓練時數、訓練科目等,編隊飛行也是成軍前基本訓練科目之一,多訓練才能依規劃在二○一六成軍,擔負戰備任務。

阿帕契AH-64E戰鬥直升機

俗稱:坦克殺手
製造廠:美國波音公司
掛載武器:30公厘機砲、16枚地獄火飛彈或海神火箭76枚、AIM-92刺針飛彈4枚
歷經戰役: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戰役、1991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美伊戰爭等
總預算:730億台幣買30架AH-64E及配備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一個台灣人,辭掉中國事業部總經理「逃」回台灣的故事◎紅色子房

$
0
0

撰文者紅色子房
地產軍師紅色子房2014-06-16


來源:daymin@flickr, CC BY 2.0

紅色子房語錄:Based in Taiwan, Works in Asia。

在中國大陸發展超過十年的大學同學Z,最近舉家從上海遷回台灣。

過去這十年來他一路平步青雲,做到某外商公司中國事業部總經理。但最近這兩年他漸漸覺得在台灣的父母老邁需要照顧,女兒在上海唸小學競爭壓力很大,開始有回台灣發展的想法。

然而,該外商在台灣分公司的業務量,還不到他在上海所管理業務量的十分之一,回台灣發展如同被降級,而且打聽後也沒有合適的Position,讓他一直猶豫不決。

而最後讓他毅然決定離開的關鍵,是今年四月曾一路提拔他的直屬上司,因為長期工作過勞而暴斃去世。他冷靜地在幾周內協助他直屬上司家屬辦完所有喪事後,隔天向亞太區大老闆提出辭呈。

在越洋電話中,我曾問他:「台灣的工作還沒找好,你就決定要回來?」

他笑著說:「沒關係,即使薪水可能少一半,但我可以生活得更快樂,多陪伴老人家。而且,若有機會以台灣為基地打天下,這也是我很有興趣的。」

***************************************************************************

隨著中國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物價越來越高,生活在中國大城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中國的GDP成長率高,工作發展機會多,但台灣的Life Style仍是許多華人懷念且心所嚮往的聖地。

生活步調慢一些,空氣品質好一些,居民素質高一些,健康美食多一些。

然而,想要享受台灣的生活品質環境,又要突破台灣的相對低薪環境。Z似乎看到一個可行的機會與方向:

“ Based in Taiwan, Works in Asia”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甫公佈了2014年全球最佳商業環境評比(Business Environment Rankings),台灣名列第14名。雖然不及第1名的新加坡與第3名的香港,但仍勝第26名的南韓及第27名的日本。

這表示什麼?台灣還是很適合國內外企業設立亞洲區域總部!

而且比起新加坡與香港的高物價,台灣也是相對「好生活」的地方。

倘若生活在台灣,工作卻不限台灣。在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越來越進步的世界裡,這一切都變成可能。

[快速結論]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比起埋怨高房價,急著想早早背起房貸買一戶小公寓,找份穩定的工作繳貸款。紅色子房建議也可以選擇到香港、新加坡念書,想辦法進入跨國企業,學習跨國工作經驗與思維,再回台灣發展所長。

畢竟,在房價所得比偏高的年代,等房價跌必須靠緣分,讓薪水漲可以靠努力。

而且從中生代的經驗,若要思考未來如何「Based in Taiwan, Works in Asia」,我們需要發展並支持更多創新的事業,以及尋找可以「台灣製造,複製出國」的成功商業模式。

這當然也包含,創新的不動產經營模式。

作者簡介_紅色子房

紅色子房,CCIM美國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現任外商房地產投資顧問,香港私募基金董事,台北科技大學兼任講師,Yam房價網主持人。曾擔任行政院機要專門委員、建設集團規劃總監、日系商場規劃專案等職務,產官學界十數年經驗。文章同時兼具財經人冷靜理性的剖析,以及建築人化繁為簡的創意。筆名「紅色」代表創新積極,「子房」則以西漢著名軍師張良自許,成為讀者買房自住投資「吾之子房也」。

夕鶴!前立委胞弟投資中國 遭坑殺5百億元

$
0
0

看來悲慘,但總覺得活該!夕鶴!有那麼多錢,怎不投資台灣!


台商環宇公司發言人黃越超今(23)天表示,將如影隨形抗議即將於25日來台的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要求他保障台商權益。圖:林朝億/攝

新頭殼newtalk2014.06.23 林朝億/台北報導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即將於25日來台,受害台商聯盟也將展開隨行抗議,要求中國落實投保協議,保護台商權益。其中有一家台商的來頭不小,還是曾任立委的胞弟所投資,但被中國青島市政府坑殺了5百億元;甚至還請出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到場協商。環宇公司發言人黃越超今(23)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張志軍應該傾聽當地台商聲音,積極保護台商權益,否則來台毫無意義。

台商環宇集團是由多位台商與新加坡商人吳振順合資;其中最大股東之一,是某曾多次連任立委達20多年、新北市出身的前蔡姓立委胞弟。他們於1993年與青島市政府簽訂土地投資開發合同,合作成立公司;並於1996年開始開發濱海城;1998年取得105,323.3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豈料,從2001年青島市長助理、嶗山區區委書記王雁就開始盜賣濱海165畝土地。2003年市價5億元人民幣的濱海城土地,也被違法以3980萬元的超低價,「定向」拍賣給青島崇傑集團。

除了賠錢外,連台商的人身安全也差點沒了。2004年初,被環宇開除的員工在官方唆使下,抹黑舉報稱「環宇董事長吳振順擁有槍械、火箭砲,有軍隊10分鐘可以打到北京」。公安隨後於5/18逮捕吳振順,直到12/20才無罪釋放。最後,青島市委書記王雁因貪污與侵佔,遭中國法院判決死緩,另一名市委書記杜世成則被槍斃。

黃越超表示,從1993年起,他們陸陸續續投入約1、2億美金;而濱海城現在503畝土地,照市價估計,約值1百億人民幣左右,約5百億台幣。期間,他們還拜託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到場協調後,山東人民政府與台商環宇公司於2013年10月簽約承諾賠償環宇10億人民幣;但在支付了5億人民幣賠償金後,山東人民政府居然反悔,透過國營事業聲稱擁有債權,強行扣押另外5億人民幣賠償金。

黃越超表示,台商投資保障協議簽訂已經快滿2年,而且涉案官員都已經遭到判處死緩;台商遭坑殺5百億元台幣,竟僅獲賠25億元,只佔5%,這算哪門子的投資保障協議?

黃越超表示,張志軍說想來台灣傾聽台灣人民的聲音;但張志軍最該應做的反而應是傾聽無數在中國台商的聲音。兩岸投保協議內容雖明確要求中國當地政府應採合理必要措施,保障台商及其投資權益;而且協議第3條也規定,採取的措施「應符合公平無歧視與正當法律程序」,但從環宇公司實際的案例來看,中國地方政府完全不理會投保協議的落實。

同時,黃越超也表示,他們準備了「公車布條」、「空飄氣球」、「活動看板」;從25日上午要從陸委會出發,陪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到機場歡迎張志軍。他到台中,他們就跟去台中,去高雄小林村,他們也會一路隨行,讓他看到、聽到台商的聲音。

寶成集團 遭中國追稅350億

$
0
0


寶成集團,遭中國追稅350億。翻攝《壹週刊》

2014年06月25日08:22

全球鞋業代工龍頭寶成集團在中國裕元公司爆發罷工暴動後,傳出遭中國追稅數百億元。

今日出刊的《壹週刊》報導,寶成近一年狀況不斷,先是4月時中國廠區有工人大罷工,5月又遇到越南排華暴動,但這些都不是寶成最頭痛的問題,吃掉公司利潤的,其實是來自中國中央政府「追稅」。一名府方高層透露,寶成今年4月曾透過關係,向台灣官員表示在大陸發生稅務問題,希望官員能私下協助處理。高層說:「一開始以為照往例補個稅,就能把事情處理好,沒想到對岸官員不但告知,寶成欠稅的金額可能高達新台幣350億元,還強硬表示:我們是依法課稅,你們台灣政府不會要我們知法犯法吧?」

關於被追繳催稅一事,寶成董事長蔡其建表示:「不可能。」他說2、30年前到東莞設廠,地方政府制定條例,推出優惠政策招商,當時並沒有這些費用項目,是這10多年才公布實施,東莞政府已承諾會與中央協調。(方翊倩/綜合報導)


寶成工業在中國有近30萬名勞工。翻攝《壹週刊》


寶成每年產出3億多雙運動鞋,在中國有超過200條生產線,但近年逐漸把重心分散他國。翻攝《壹週刊》

投保協議如廢紙 受害台商嗆圍堵張志軍

$
0
0

94773_medium
台聯立委周倪安(左2)23日召開記者會,提出4項主張,並表示張志軍來台,台聯已研擬18套抗議對策。(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雖簽署近2年,但台商遭違法坑殺事件仍屢見不鮮!選在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率團訪台參加第二次「王張會」前夕,受害台商聯盟發言人黃越超23日表示,中共根本不吃投保協議這一套,只有台商在遵守、形如廢紙;黃越超強調,張志軍來台期間,聯盟將發起「圍堵」行動,並提出18套劇本、近身陳情,「如影隨形」陪伴張志軍。

黃越超表示,台商在中國投資,土地遭違法侵占、法拍的事件頻傳,甚至中共官員、法院、檢察院與政法委聯手坑殺台商,事後連一毛錢都沒賠償;而兩岸雖簽署投保協議將近2年,但中國的台辦、省台辦、市台辦、國台辦,沒人知道什麼叫投保協議,只有台商在遵守,根本求償無門。

他以環宇集團1997年和青島市政府合作開發的青島國際啤酒城為例,整起開發案由青島市政府提供土地,環宇投注金錢。但2001年起,青島市府官員開始盜賣啤酒城土地,環宇公司價值約500億的資產都遭官商聯手侵吞,環宇法人代表吳振順2004年甚至遭羅織罪名入獄,被收押長達22個月,最後無罪釋放,參與侵吞的2名官員分別被判死緩、槍斃定讞。

94771_medium

94772_medium
受害台商聯盟發言人黃越超(右)23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張志軍來台期間,聯盟將發起「圍堵」行動,「如影隨形」陪伴張志軍。(記者陳柏州/攝影)

黃越超強調,經協調後,去年10月11日中共50多位官員與國民黨高層簽署50億賠償金,馬政府甚至宣稱這是簽定投保協議後,兩岸投資糾紛和平解決的里程碑,但不到1個月,山東地方政府卻馬上反悔,拒絕支付,法院也馬上改判凍結50%的賠償款,台商不斷向國台辦陳情也沒用,「這算哪門子的投資保障?」

「投保協議形同廢紙,再談服貿、貨貿有何意義?」黃越超強調,張志軍宣稱來台要「傾聽台灣民眾的聲音」,但最應該先聽求償無門的台商心聲,因此他們將採取「圍堵」張志軍行動,透過公車布條、空飄氣球、活動看板、陳情隊伍等18項劇本,如影隨形表達抗議,要求國台辦回應台商訴求。

反張來台 台聯擬18套抗議對策

台聯立委周倪安則提出「聲援香港普選」、「譴責中國殘害人權」、「捍衛台灣獨立自主」及「反對中國帝國主義」4項主張,她也強調,張志軍來台,若台灣人沒有反對聲音,就等同默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台聯已研擬18套抗議對策,但暫不能透露細節。◇

2014年06月24日

打贏官司卻拿不回工廠 受害台商:投保協議如廢紙

$
0
0


劉明堂/台北報導 2014-07-08 16:13
​打贏官司卻拿不回工廠 受害台商:投保協議如廢紙
台灣團結聯盟立委周倪安今天(8日)邀請受害台商黃錫聰(左二)等人出面指控,台商在福建被不法坑殺,雖然官司打贏,工廠卻還是拿不回來。(劉明堂攝)

台灣團結聯盟立委周倪安今天(8日)邀請受害台商黃錫聰等人出面指控,台商在福建被不法坑殺,雖然官司打贏,錢卻還是拿不回來,馬政府雖與中國簽署兩岸投保協議簽署,但對台商的保障卻還是空的。台灣投資中國受害協會理事長高為邦表示,政府不應再把台商推向火坑。

今天出席記者會的台商黃錫聰指出,他在福建投資的工廠歇業出租,卻被人以造的印鑑貸款1千多萬人民幣,把債套在他的頭上,官司打了14年,最後終打贏,可是房產證從被銀行、法院扣押,變成被福建省台辦扣押。

2012年投保協議簽署後,經濟部認為他的案子非常單純,可是經過多次聯繫,福建省台辦仍然只是謊言敷衍,無意歸還。他表示,告贏和沒有告贏,沒有什麼差別,中國的法律,他們自己都不遵守,兩岸簽署的協議,「和廢紙有何差別?」簽了更多協議,只是反而害了台商。

高為邦則指出,掠奪台商根本就是中國的政策,所有受害台商沒有一個受到公平合理的處理,2012年簽署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受害台商結案率只有千分之六,而且沒有一件是合法合理解決,都是委曲求全勉強接受5%、10%的賠償而結案。

他表示,很少台商能像黃錫聰的案子一樣撐了14年打官司,但是道理爭到了、官司打贏了,也不把土地歸還,經濟部台商聯合服務中心花很多力氣協助黃錫聰,但福建省台辦、國台辦到最後根本不接服務中心的電話。

高為邦說,政府解決不了台商的問題,至少要讓人民了解真相,簽了那麼多協議,對中國有利的才執行,不利的就不執行,簽這些協議是沒有意義的,政府應該將這些實情,向人民報告。

出席記者會的陸委會委員李佩儒、海基會副處長鄧岱賢等人解釋,簽署協議是為保障台商,海基會也會積極協助台商。但是高為邦反駁說,事實上政府的這些作法反而是陷害台商,像黃錫聰己判決的案子都沒辦法解決,簽再多協議也沒有用。


遭中國坑殺逾兆台幣 受害台商籲別再送死

$
0
0


高為邦:25年來台商向國台辦申訴案件多達7萬件 坑殺金額達新台幣1兆元 沒有任何案件能合理解決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大紀元)

【大紀元2014年07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近來中共福建省書記尤權率團訪台,外界憂有招商之嫌。對此,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8日表示,估算25年來台商向國台辦申訴案件多達7萬件,坑殺金額高達新台幣1兆元,且沒有案件能合理解決,甚至有案例是官司勝訴了也拿不到一毛錢。高呼籲政府,把真實情況公布給民眾知道,「跟中共打交道是死路一條」。

台聯8日舉辦「台商福建投資遭坑殺」記者會,立委周倪安表示,台商在福建投資被坑殺的案例屢見不鮮,要求尤權別裝聾作啞,先拿出誠意處理受害台商事件,否則沒資格訪台。

台商受害代表黃錫聰表示,早在1992(81)年就到中國福建省投資,但1998(87)年時遭人偽造證件冒名代款1,080萬,直到2000(89)年銀行查封時,才接到法院通知,過程中7個民事訴訟全輸,刑事法院也不受理,但他們仍不斷上訪、陳情,直到2007(96)年法院才同意重審,雖然7個民事案陸續勝訴且判決確定,刑事案也完成立案,但房產證還是被福建省台辦侵占了。

高為邦:掠奪台商是中國的政策

黃錫聰指出,當地法官居然還說,遭扣壓的廠房租金,「已被前法官分吃掉了」,所以無法執行回轉,甚至當他要求拿回房產證時,法官還要求寫承諾書,承諾不能再上訴、上訪;不能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責任;不能要求國家賠償;甚至還要感謝他們。黃錫聰強調,被中共迫害已14年,耗掉經費可能跟房產差不多,勝不勝訴都已沒有差別。

「掠奪台商是中國的政策」,高為邦表示,過去很多人認為他的說法太偏激,但25年來台商向國台辦申訴的案件約7萬件,總金額高達1兆元,國台辦雖聲稱結案率很高,但其實沒有案件是合理解決,都是台商委曲求全、免強接受對方5%、10%的賠償。

籲政府公布台商受害實情

高為邦強調,不能接受政府一直用各種藉口幫中國說話。呼籲政府要將實情公布,並讓高層知道,跟中國打交道是沒有前途的,是死路一條的,兩岸簽署了各種協議,對中國有利的他執行,對他不利的就不執行,所以簽署協議是沒有意義的事。

對此,海基會經貿處副處長鄧岱賢回應,2008(97)年兩會恢愎協商後,海基會才陸續接到陳情,但因為許多案例已發生10、20年,甚至有案例是沒有基本文件、當事人已死亡、迫害官員已調離,但海基會仍會繼續努力。◇

(責任編輯:尚琳)

清算江澤民波及台商 江丙坤:在所難免

$
0
0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7月16日訊】今年台北電視節的承辦單位,和展公司總經理徐嘉森,遭中共扣留五天,至今原因不明,今天有平面媒體報導,徐嘉森可能是捲入近來中共對央視的政治清算。如果我們觀察中國政壇,從政、商、媒體界人士相繼落馬,習近平政權似乎有加速清剿江澤民勢力的動作。中共的權力鬥爭,會不會波及台商?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在所難免。 台北電視節承辦單位負責人之一徐嘉森,遭中共拘留第五天,有平面媒體透露,徐嘉森可能捲入近來中共對央視的政治清算,才會遭到扣留。但赴大陸發展多年、與中共政商關係密切的台商大有人在,隨著中共政局內部權力鬥爭浮上檯面,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台商受波及,在所難免。 記者 v.s.前海基會董事長 江丙坤: 「(台商這些企業在大陸布局會不會因為中共內部的鬥爭有些影響)有些台商在所難免,因為據我所了解,它們會追根究底,甚至於,它要收賄的要坦白是誰送錢,那麼難免的我相信也有一些台商受到這種調查。」 中國政壇近來以「肅貪」之名,加速展開對江澤民、周永康派系的清剿,與周永康關係良好的前央視副台長李東生被開除黨籍,多名主播、記者、製作人也相繼遭查,另外,江澤民的軍隊勢力,前中共軍頭徐才厚也被開除黨籍。 幾個月來,江澤民周永康派系至少300多人被拘捕或問訊,相當於4000多億台幣的財產遭沒收。現在可能也波及台灣商界、媒體界,後續發展受到關注。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明筑 陳輝堯 台灣台北報導 2014 年 7 月 16 日 21 時 07 分 52 秒

崑山台商進退失據:我們回不去了!

$
0
0
導讀:對於習慣於遷徙的台資企業來說,在政策優惠退潮後,面臨的現實問題是轉型還是離開。尋找下一個成本低窪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2014年8月04日 “週六也能夠三班倒開工,這公司的訂單應該不錯。” 這是崑山超百機電有限公司的老闆曾仁在爆炸發生三個多小時後,得知崑山中榮金屬公司(下文簡稱:中榮)爆炸的第一反應,當時並不知道傷亡的狀況。就公開數據顯示,從1998年至今,中榮已經在崑山經營汽車配件加工超過15年了。 政策“退潮” 和中榮的老闆吳基濤一樣,曾仁里也是駐紮崑山的四千多家台資中小企業主之一。 據台灣《遠見》雜誌2013年發布的企業排名統計,台灣排名前100大製造型企業已先後有60多家落地崑山投資,興辦了近100家公司。目前在崑山6500多家外資企業,其中台商企業4200多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台企4.5家。崑山台資佔全國台資總量的九分之一,是全國台資最密集的縣級市。 這些企業其主要分佈在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精細化工和民生用品等四大行業,台資企業對當地的工業總產值貢獻率一直達70%以上。 其中,佔最大頭的電子信息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包括模具、注塑、零部件生產、整機組裝等工廠,從2005年開始,崑山就取代了台灣,成為全球筆記本出貨重鎮。 崑山也被稱為“小台灣”。沿著崑山市中心的黃河路,沿街都是蚵仔麵線、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魚丸湯等台灣美食鋪。這也是在崑山台北人聚集的地方之一。距離市區不遠的太倉塘南岸的慧聚寺,2010年興建了媽祖廟,耗資1個多億,主要由崑山台商協會捐資興建。當時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出席寺廟落成儀式。 常駐崑山的台灣人據說早已經超過十萬。雖然彼此在這座城市做生意近十多年了,從事電子信息產業的曾仁里壓根沒有聽說過吳基濤——他是崑山中榮爆炸事件主要負責人。曾解釋稱,除了之前的朋友,在崑山大多時候都是基於生意往來,除了台協會——台灣在大陸企業的主要機構,崑山台商也沒有太多的組織機構。 除此之外,吳基濤所處的汽車配件產業較封閉,上下游的企業合作較為穩定,所以吳的公司規模不大,卻能夠持續經營20年。 曾仁里所在的電子產業就沒有這麼好運氣,至今他已經三次更換公司的主營業務。去年底,除了傳統的工廠,他更是開始參與當下很火的O2O微商城項目,即開啟線上線下的營銷模式。 曾仁里是在吳基濤紮根崑山的第三年來崑山的。在此之前,作為全球第二大錫膏供應商升貿科技公司的高管,他帶領團隊在毗鄰崑山的吳江開闢大陸市場,主要也是為仁寶、緯創以及廣達等大型製造商供貨。 和很多職業經理一樣,在大陸工作一段時間後,曾仁里便辭職單幹。他找了合夥人來到崑山投資建廠,成立了SMT清洗劑公司。SMT,俗稱表面貼裝技術(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縮寫),是電子組裝行業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 當時崑山已經聚集了以仁寶、緯創和廣達等為核心的電子產業公司數千家了,選擇進入SMT清洗劑創業,曾仁里也是想通過在錫膏行業的積累進行變現,服務的是相同的客戶。 雖然當時崑山確實對台資招商有相應的優惠,但是曾仁里和同伴一致認為,中小企業能夠享受的也只是國家統一實行的“兩免三減半”。 除此之外,他們能夠得到的,更多是崑山政府的軟性服務,比如辦理環評證、獲取工廠用地或租廠房更為順利些。崑山台資老闆們告訴騰訊財經,現在拿環評證已經不容易,會查得非常嚴格。當時為了招商引資,工業園區對於企業治污要求並不高。這對於大多數中小台資企業來說,就是地方政府能夠提供的最大優惠了。 台資游牧 “事實上,大企業才是獲利的主角”,曾仁里對騰訊財經表示,在崑山台協青年會持這種看法的人不在少數。曾也認為自己的清洗劑公司只是仁寶等大企業的附屬而已。 最初的回憶總是美好的。SMT清洗劑工廠從建廠開始,收益不錯。類似清洗劑這類的耗材型產品,需求量非常大,這就保證了訂單量。300多人的工廠,需要三班倒運營。具體增幅數據,曾仁里未作透露,只是稱耗材型產品的利潤率遠遠超過電子產業15%的平均利潤率。 好景不長。2008年起,訂單也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工廠慢慢變成只有一個班次。“客戶開始壓縮成本,價格被壓的特別低。”更為嚴重的是,當時緯創等客戶進行產品更新換代,曾仁里未能同步升級清洗劑的技術。 而園區的環境也開始新的變化,2010年崑山市政府調整了稅賦優惠;時任崑山市委書記張國華曾對媒體稱,“(這類企業)如果在崑山不賺錢。那麼,我說你應該尋找,能夠更賺錢的地方去。”比如蘇北的連雲港,甚至西遷。 以崑山的花橋鎮為例,當地原本有124家台資企業,去年減少了15家,其中5家搬遷至其他地區;其他10家是清算後徹底轉型了。 對台商來說,搬遷更多是無奈之舉,“下一站”並非樂土。在搬離花橋的5家企業中,有2家做電子產品的公司直接搬回了台灣。 搬遷最大的問題是費用和過渡期帶來的損失及。比如一家2010​​年即啟動搬遷的台資企業,在遣散300多員工方面花了500萬,再加上設備的運輸費用等,一共支出了1000萬左右。這還不包括持續三年多的過渡期對生產造成的負面影響。 一位將公司從崑山搬遷至蘇北的台灣企業家說,如果算上搬遷成本以及在新廠當地的適應成本,很多企業搬遷之後其實都沒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並沒有提高企業成本壓縮能力。 2010年之前,曾仁里就得到消息——仁寶等大客戶在壓力下也要西遷至重慶。對於先後在東莞和吳江工作過的曾仁里來說,台灣企業因為成本而遷徙並不是個新故事。“哪裡成本低,哪裡更適合生存就去哪裡。”他笑稱,“台資企業和游牧民族類似,有遷徙的傳統”,不斷地尋找成本窪地。他認為每次的遷徙都與政策變遷相關,大企業​​帶動小企業,浩浩湯湯,頗似非洲動物的季節遷徙。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富士康了。 對於“游牧”的台資企業而言,崑山正在被拋棄,尤其是近年沿海區域勞動力成本逐年增加。曾仁里反复思考是否要隨大客戶西遷。在那兩年裡,曾仁里的頭髮掉的越來越快,體重也隨著壓力逐年上漲,他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個中年胖子。最後,他決定退出崑山的項目,一邊打理之前在東莞的LED工廠,一邊尋找新的項目。和崑山的工廠比起來,東莞的LED工廠唯一的優勢就是廠房是自己的,不需要面臨租金增長的苦惱。 回不去了 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像曾仁里一樣捨棄,比如大多數電子產業的台商,他們已經因訂單減少而苦惱多日了。“日子越來越苦,上半年的數據剛出來,又同比降低了百分之四十。”曾仁里的同鄉趙亮(化名)告訴騰訊財經。在台資電子企業做了20年職業經理人的他對未來充滿悲觀。 他對騰訊財經算了這樣一筆賬。 作為筆記本電腦製造商仁寶、緯創和廣達的供應商,一邊是萎縮的平板電腦訂單,另一邊是逐年上升的人工成本。按照崑山最低工資標準1530元/月,再加上工人加班工資,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大概為3500元/月。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負擔相應的五險一金和稅賦,實際上攤至企業,每個工人每個月的成本已經到4000元/月。勞動力成本漲幅遠遠高於電子製造業10%至15%的利潤空間。 對於企業來說,要存活下去只能縮減採購成本,控制生產成本,趙亮毫不忌諱告知騰訊財經,“偷工減料怎麼可能不發生,生產過程怎麼能夠繼續滿足要求呢。” 這樣的擔憂,同樣出現在台商二代陳孟堯身上。若不是他的父親在2010年忽然辭世,陳或許壓根不會來到距離他生活了數十年的美國有一萬多公里之遙的崑山。來到崑山後,他立即意識到富士康仁寶等大企業的電子線供應商,遷徙或轉型都是必鬚麵臨的問題。 陳找來團隊做調研和分析,最後決定徹底放棄薄利的電子線(即電腦手機外設數據線以及內設電子線等)的生產,轉而開發工業線。相較而言,工業線的利潤要高很多,雖然每年的需求量不算多,但是需求一直很穩定。三年多過去了,跟著仁寶等西遷重慶的部分台資老闆後悔了,薄熙來事發後,重慶此前承諾的一些政策並未落實,不過他們也回不來了。 “不管怎樣,都回不去了。”在趙亮看來,台灣整體經濟狀況還不如內地,且二十多年的生活習慣回台北不好適應,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靠關係做買賣的環境裡,回到台北已然是個陌生人了。“留下來,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騰訊財經羅飛發自崑山) 附錄:部分類似爆炸事故的時間、企業和事後追責的報導(騰訊財經整理)

傻B呆胞死不完!! 中國唯一對台經濟特區平潭遇冷 台商欲撤離◎心靜自然涼

$
0
0
大陸唯一對台經濟特區平潭遇冷 台商欲撤離 2014-08-09 第一財經日報 8月2日,福建平潭。在距投資超過11億元人民幣的平潭海峽大橋一公里之外的山體上,映入眼簾的是「歡迎您台灣同胞」的條幅。 但平潭那個空空蕩蕩的台灣商品免稅市場的景象與這並不搭調。在這裡,台商謝先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如果相關的政策在未來一兩個月內沒有落實,他們將離開這裡。「平潭管委會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目前沒有出來。」他說,「一切還在演變中,我們靜觀其變。」 在海峽大橋修通之前,一些老人甚至沒有走出過平潭這個小島。但中央政府在2009年對之進行「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的定位後,平潭轉身成為一片投資的熱土。 目前, 平潭已經在今年七月份正式封關運作。封關後,平潭全面享受國家賦予的免稅、保稅、退稅以及「選擇性征收關稅」等優惠政策,更多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將向平潭聚集。眼下,已有235家台資企業落戶平潭。"台灣媒體甚至報導稱,平潭計劃吸引30萬台灣人進來。" 不過,本報在平潭為期4天的採訪中發現,不管當地人還是台商,以及外來的司機,他們都說,平潭要想吸引更多台商,要建設得再好一些,平潭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我沒有聽說過這事(吸引30萬台灣人)。」平潭縣委宣傳部門一位工作人員甚至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搖身一變 「從我們這裡到台灣,大約兩個小時。」年過50的王茂華是平潭本地的出租車司機,他對本報記者說,「這比到廈門還要快得多。」 作為福建省管轄的綜合實驗區,平潭位於福建東部,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台灣島最近的地方,同時也是聞名的漁業基地。 如今平潭已經成了大陸唯一的對台經濟特區。漁村開始變成免稅島和貿易基地,而那些昔日的偷渡客和嫁到台灣的平潭新娘以及其他台灣的年輕人,正在趕往平潭,試圖尋找屬於他們的機會。 「現在只有台灣人到平潭,幾乎沒有人因為生活艱辛而嫁到台灣的。有也是因為愛情,不是物質生活。」司機王茂華說,「現在即使給我去台灣的機會,我是不去的,當今平潭的生活就很不錯,未來會更好。」 2009年被確定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 區域」後,平潭的行政級別也升格為地市級。在這之前,2008年,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後釋放了兩岸友好的信號,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奠定了基 礎。2011年3月,「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寫入國務院批准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 平潭速度 屬於平潭的時代已經來臨。「有了政策,平潭會迎 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平潭管委會副主任周青松曾用「前所未有」來定義這個嶄新的機遇。他說,有專家談到改革開放30年時說,前10年看深圳,中間10 年看浦東,後10年看天津濱海新區。「那下一個10年看哪裡?看海西!海西的窗口在哪裡,要看平潭!」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一共兩層,方方正正 像是一個巨型的火柴盒。在這裡本報記者看到,一樓大廳內四周擺滿了設計超前的圖片:摩天大樓、海底隧道、正在飛行的飛機、設有直升機平台的醫院……一切看 上去更像是另一個香港。類似的展覽是如此之多,以至於純用於辦公的二樓周圍也擺滿了類似的展覽圖片。 整個平潭都朝著這些展覽圖片所設想的方向加速走去。當「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寫入國務院批准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一年後,平潭綜合實驗區完成6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甚至有當地官員說,平潭是「一天一個億,一天一個樣」創造了「平潭速度」。 也是在這一年,平潭島內「一環兩縱兩橫」城市主干道基本建成,海峽大橋復橋及平潭與大陸第二通道公鐵大橋加快建設,調水工程、輸變電站等項目都在推進。 速度已經成了平潭最為明顯的標志。如今,走在平潭任何一個地方,幾乎都會看到轟轟作響的機器正在忙碌。在這裡,類似「大干60天」如此具有革命性的標語,俯拾皆是。 「2014熱在平潭」是在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辦公室附近一座山上的房地產廣告語。房地產可以說是平潭速度的一個計算器。2008年平潭房地產均價為每平方米大約1800元,2009年因獲批省級綜合 實驗區,均價幾乎翻了一倍,其中最高的有6000元。而到2014年,這裡房屋的均價已經突破了10000元。 當地人說,平潭「除了空氣,什麼都貴」。即便是一盒名片,在這裡的價格也比廈門、福州貴上一倍。 「我們還在等」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小島像平潭這樣受到關注。《南方周末》曾在2012年援引當地官員做的統計稱,過去幾年,走進平潭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至少19位,而副部級以上的官員則超過130位。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也在今年七月份來到了平潭。 據《福建日報》報導,7月17日至19日,張高麗在福建調研期間來到了平潭。「平潭是對台交流的先行先試區域。」張高麗在調研時要求「進一步創新思路、提高質量、加快通關速度,為實驗區開放開發營造良好環境」。 「公司建設情況怎樣 ?」張高麗在平潭一家嶄新的工廠裡問台資企業宸鴻集團董事長江朝瑞。 「在當地政府配合下,工廠建設速度太快了!」江朝瑞回答說。江說,去年2月開工,現在已經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預計9月就能投產,今年有望實現產值2000萬美元。台資企業宸鴻集團是全球最大觸控模組供應商。該集團2013年在平潭投資4.5億美元設立宸鴻科技公司。 「訂單多不多 ?」張高麗繼續問。 「沒問題。」江朝瑞回答說,依靠企業先進技術和平潭的優惠政策,發展不成問題。(哈哈哈 … ) 「你們看得很準。」張高麗說,平潭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祝你順利投產。 但平潭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台灣商品免稅市場便是一個例子。8月1日,星期五,本報記者在正式開業已經一個多月、面積大約一個足球場的具有古建築風格台灣商品免稅市場看到,稀少的客流,使得這裡顯得空空蕩蕩。而在該免稅市場的一號店,大約有一半的專櫃還沒有上架。 該免稅市場於今年6月17日正式開業。去年3 月,財政部同意對進入平潭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人員免稅,包括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攜帶入境的台灣原產商品的總額為每人每日6000元人民 幣;免稅商品範圍包括糧油食品、土產畜產、紡織服裝、工藝品、輕工業品和醫藥品等六大類。 「我們還在等。」上述謝先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再等上一兩個月,不行的話就要回去了。」他說,海關和質檢部門在台灣商品進入該市場的時候,常常因為相關的監管工作不同而存在分歧。 「現在還有一些台商的店鋪還沒有開起來。」一號店某店的一位經理張麗(化名)對本報說,「這主要是整個監管系統還沒有完整。」 她說,之前他們有一批貨品因為這樣而卡在海關那一邊。因為「兩者(海關部門和質檢部門)存在分歧」,沒法對商品進行檢驗,以至於商品無法進入市場。 張麗表示,有些商品,比如水果和巧克力,甚至被卡在碼頭一個月,以至於最後不得不「砸掉」。「我今天找海關,海關推給質檢部門,質檢部門推給籌備組。」她突然提高了聲調,「你們推來推去,我們一櫃一櫃的東西進來,成本損失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導致客流量的減少。」 張麗說,每到周末,來到這裡的旅游團還很多,整個商店「都擠滿了人」。但讓張麗擔心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旅游團就都不再來了。「他們都是慕名來的。」她說,「但他們來到這裡後發現,商品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那麼豐富,這使得他們感到失望。」 謝先生和張麗表示,對於台灣商品免稅市場的商家來說,最希望的是能夠有完整的管理體系,以便在市場的管理上能夠統一「拍板」,而不是一個部門推給另一個部門,或者各個部門在某件事情上意見不同,最後損失的是商家。 另外,張麗說,她發現,一些台商至今沒有進入台灣商品免稅市場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在大陸很多事情需要私底下才能解決。」她說,「你明白我的意思。另外,他們(台商)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做(私下解決)。」 平潭在軟件上還需要跟上。「這裡的人的素質,和台灣人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即便是土生土長的平潭人也不諱言。 在標示著「文明示範路」的西航路十字路口,本報記者看到,呼呼的摩托車到處穿梭;在紅燈亮著的時候,人們照樣泰然過馬路;而在平潭汽車站,每一輛即將出站的班車都在出站口擠壓著。 「台灣人來了看到這樣的情景能不怕嗎?」坐在從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到市區的公交車上,司機這樣反問記者。 投資遇瓶頸 平潭台商想出走 業者嘆領導一換人 優惠條件告吹 2014-8-9 旺報 福建平潭曾在1天1億元人民幣的投資下,大刀闊斧地興建各項硬體設施,但如今卻傳出多家台商投資遇到瓶頸,部分台商甚至想離去,另謀生路。 羅林斯比公司總經理陳俊名8日表示,在平潭的不少台商都想走,只是不敢說出來。在大陸做生意不容易,常面臨「挖東牆補西牆」的窘境,平潭不少台商都是慘澹經營。 環境不佳 慘澹經營 台開董事長邱復生曾受大陸官方邀請,擔任平潭島開發投資籌備小組的總召集人,但台開公司副總經理陳當勝8日表示,經過評估,公司目前將投資重點放在金門,尚未對平潭有任何投資計畫。 平潭位於福建東部,與台灣隔海相望,是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昔日以漁業聞名。2009年平潭被定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後,平潭的行政級別也升格為地市級。2011年3月,「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寫入大陸國務院批准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畫》。 雖然平潭近年來大舉建設,但投資環境仍不如預期,陳俊名表示,許台商都想走,但不甘於投入大筆資金,只好繼續苦撐。 羅林斯比公司在3年前進入平潭,開設美食街,也經營電子廠,陳俊名說,在當地做生意得面臨政府換領導的問題,只要一換領導,當初開出的美好條件、環境都不算數,就以美食街的基本條件水、電而言,甚至都要自己想辦法,真的很辛苦。 此外,經營康德觀光夜市的台商詹天佑表示,辛苦是必然,他將台灣夜市引進平潭,卻面臨食材無法取得的窘境,有些民眾抱怨東西不如台灣夜市道地,但經過改良,生意已經有起色,目前攤商已經從52家成長至79家。 只能逆向思考 求轉機 詹天佑說,面臨經營環境惡劣,他逆向思考,把困難當作轉機,希望藉此站穩地盤,打響台灣夜市在平潭的知名度。 相對台商的苦撐,當地企業家仍有人樂觀地持續投資,長福集團董事長林小強計畫在平潭興建一座山水潭藝術博物館,希望藉此帶來觀光商機,促進當地繁榮與就業機會。 2014/08/12 23:33

吳緯國遭陸羅織罪名下獄 向台政府求援 

$
0
0
吳緯國 (記者程果兒/洛杉磯報導)被譽為「到大陸投資晶圓廠台商第一人」的美籍台胞吳緯國博士,驚傳在中國已被捕一年多,在美國及台灣的親友稱吳緯國因涉及與政府的土地訴訟而被羅織罪名入獄,近日向台灣政府遞交陳情書,希望藉助各方力量督促中國政府徹查該案,還吳緯國一個清白。 美籍華人吳緯國為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胞弟,出生於名人世家,於1980年在新竹科學園創辦大王電子公司,隨後於1989年到大陸珠海分別創辦珠海南科電子公司、珠海南科單晶矽公司和珠海南科整合電子公司,被中國媒體譽為「來大陸投資晶圓廠的台商第一人」。 最近突然傳出這位頗具名望的台商,消聲匿跡的原因是在中國大陸已被捕入獄已經一年多,並將面臨二審宣判,令海外及和台灣業界友人驚厄。 據瞭解,他的親友紛紛為此奔走,並決定向總統馬英九、及連戰、吳伯雄、蔡英文、宋楚瑜、郁慕明等遞交陳情書,希望讓年事已高的吳緯國能在中國大陸得到公正的司法對待。 據陳情書記錄,吳緯國在珠海市的中國南科集團擁有一塊7千多平方公尺土地,2009年遭到珠海市國土局與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以「興建小學」名義強制徵收,經過官司和解,雖然南科集團得到1300萬元徵地補償,但被迫全廠遷往廣州開發區。 遷廠不久,南科集團就遭遇珠海市稽查稅務,稅務局認定南科集團「逃稅」並要處以上千萬元罰款,吳緯國不服行政處罰決定,依法提出行政復議,並舉報珠海市國稅局的違法行為,就在雙方正進行「拉鋸戰」的時候,2012年底吳緯國和太太突然在大陸被捕。 吳緯國親友表示,這個案件是「違法立案再虛構罪名作出官官相護」,認為這是「違法起訴及違法判決的司法迫害案」,其公司也將吳緯國被捕原由及經過向大陸中央政府、廣東省及廣州市等地領導提出請願,除要求主持公道外,還要求對吳緯國及太太能依法儘快取保候審。 為了儘快平息事端,南科集團去年已根據所謂的「指控」補繳所有稅款、滯納金和罰款,之後本應免除吳緯國夫婦刑事責任,但目前仍未得到任何解決,親友擔心「二審」仍將受到地方政府操控,因此書寫陳情書,希望得到多方聲援,幫助吳緯國夫婦儘快重獲自由。 陳情書更指出,「目前在珠海市看守所內與吳緯國夫婦相似遭遇的大陸同胞,及海外僑胞尚不在少數,急待大陸中央及省政府能重視深入查處,以保障台商及外籍投資人在大陸的人身安全及免於司法迫害的厄運。」 親友還透露,持美國護照的吳緯國曾向美國大使館尋求幫助,但由於吳緯國當時是持臺胞證進入中國大陸,因此在該案中吳緯國的身份是「台灣居民」而非美國公民,很難得到美國政府援助;而去年在中國大陸被判刑的美籍華商胡煒昇,也是因為使用「香港居民回鄉證」進入大陸,被認定為「中國公民」受審,即使美國大使館也派人去法庭,仍無法扭轉法庭判決,外商若到大陸經商,不要怕麻煩使用外國護照,一旦出事才可能獲得外國使館援助。

台商地位大幅下降 吳經國胞弟陷紅牢

$
0
0
據最新出刊的《財訊》雙週刊報導指出,目前至少有600位台籍人士身陷東莞石碣監獄,其中台商占多數。圖:翻攝《財訊》雙週刊 新頭殼newtalk2014.12.19 謝莉慧/綜合報導 據最新出刊的《財訊》雙週刊報導指出,目前至少有600位台籍人士身陷東莞石碣監獄,其中台商占多數,這些台商大多被指控海關申報不實或逃漏稅,而國際奧委會台灣執委吳經國的胞弟吳緯國就是身陷中國紅牢的台商之一。據多位了解內情的珠三角台商認為,近年台商在中國的地位大幅下降,絕對與兩岸關係的變化脫不了干係。「看來,從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以來的兩岸蜜月期,已走到盡頭。」 《財訊》該篇名為「身陷紅牢」的報導指出,自從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下台後,原本踩著大紅地毯進來的台商,立刻遭到嚴格查察,一旦遭指涉為台諜,一頓飯就能讓一個人莫名其妙被抓進牢裡;走在中國鋼索上的台商們,已經有人開始演練逃亡路線…。 該報導以從美國柏克萊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就一直從事半導體工作的吳緯國為例指出,2012年12月25日,在廣州蘿崗台商協會的聖誕晚會上,當攜家帶眷的吳緯國還陶醉在聖誕節歡樂氣氛之際,第1道菜都還沒上,就被數名珠海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隊,以逃欠稅名義當場拘捕入獄。 該報導表示,吳緯國20年前從新竹科學園區轉戰珠海設晶圓廠,原本是廣東最受歡迎的台商之一,不料,一場土地徵收案竟然導致已60餘歲的吳緯國入監。事發第2天起,吳緯國一家兄弟立即分頭展開救援行動,與中國官方熟稔的大哥吳經國親自寫信給當時的政協主席賈慶林,時任國台辦主任王毅還派了2位副局長前往珠海協調,但都無疾而終。弟弟吳建國也奔走兩岸官方黨派,並運用關係向中國公安、軍方系統求援,但只得到「依法辦理」的答覆。 該報導也說,事發後,珠海官方要求的欠稅與滯納金1千多萬元人民幣,吳家早在2個月內就全數繳清,但珠海公安局仍不放人。在律師前往探視時,吳緯國不由感慨地說:「這就是一個當年對中國充滿期待,希望協助它現代化的台商下場。」 該報導表示,不僅吳緯國身陷囹圄,他的妻子也因掛名企業負責人之一,在2014年6月被逮捕入獄,12歲的女兒和6歲的兒子頓時成了孤兒,目前由外公外婆照顧;由於女兒正值青春期,在父母都被關進大牢後,心情抑鬱,個性日益孤僻。 據報導採訪協助處理該案的廣東老台商指出,這原本只是一件單純的官商稅務紛爭,卻演變成吳緯國夫妻都鋃鐺入獄,一方面可能是吳得罪了當地官僚系統;另外,近來包括台辦系統在內的中國官方,對於台商陳情案採消極態度的趨勢非常明顯。 該報導引用珠三角多位了解內情的台商表示,近年台商在中國的地位大幅下降,絕對與兩岸關係的變化脫不了干係。其中有一位台商就指出,每當兩岸政治氣氛轉變,情勢處於詭譎多變時,身處中國第一線的台商,往往也是首當其衝。

風光不再 北京「錢櫃」關到只剩一家

$
0
0
錢櫃在北京朝陽門外的分店。翻攝自《北京晨報》 2015年01月29日17:35 10多年前叱吒一時的北京KTV業,近年風光不再。中國北京KTV龍頭品牌「錢櫃」,去年起先後關閉總店及一家分店後,下月1日將再關閉朝陽門外大街分店,只剩下惠新東橋最後一家繼續營業。業內人士指出,老牌KTV在租金高漲、激烈競爭及客源減少下,已步向「中年危機」。 近兩年除錢櫃外,北京幾家KTV品牌如樂聖等,都已先後關閉多家分店。由於錢櫃名氣較大,過去受年輕人歡迎,這次再有分店結業,特別引起北京民眾注意。當地媒體指出,裝修舊、歌曲更新慢、價錢貴,以及北京市內KTV增加等原因,讓錢櫃和「粉絲」漸行漸遠。 「80後」的張女士指出,10年前錢櫃可是她們少女時代「夢中的娛樂場所」。她2007年高中畢業時,錢櫃還是北京最好的KTV,大家都去那裏聚會。當時,去錢櫃唱歌就是「有錢任性」的代名詞。 不過,「90後」的王女則說,自高中後她就沒有去錢櫃唱過歌。「錢櫃的裝修太老氣了,這麼多年沒有變過。相比之下,一些新開的KTV看起來時尚豪華。」 錢櫃曾是台灣最大連鎖包廂式卡拉OK店,成立於1989年3月,第一家店開在台灣台北市林森北路,由於頗受好評,在1989年就開了5家分店。1994年12月起,錢櫃開始拓展海外分店,以中國的重點城市作為發展對象。(於慶中/綜合外電報導)

被坑5億難過年 四川台商立院前控訴中共

$
0
0
2015-02-09 11:56:55 【新唐人亞太台2015年2月9日訊】受害台商案件,有增無減;一名台商 鄭國川14年前往四川綿陽市投資,前後投入超過新台幣5億元,但中共政府卻以當初合約無效為由,將台商掃地出門,今天受害台商,委託朋友帶著高齡八旬的老母親到立院陳情,希望台灣政府能幫助他們。 中華海峽兩岸多元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 黃杰:「落實投保協議,(落實投保協議),保障台商權益,(保障台商權益)。」 在中國投資受害案例又添一樁,台商鄭國川14年前往四川綿陽市投資,前後投入超過新台幣5億元,但中共政府卻以當初合約無效為由,將台商掃地出門,投入的資金也都拿不回來。 中華海峽兩岸多元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 黃杰:「想不通如果合同無效,這十幾年來四川省,綿陽市政府領導一次又一次的會議,還有會議紀錄,是四川省綿陽市政府知法犯法,還是知法玩法,或者是拿我們尋開心,還是坊間流傳的,開門招商閉門打狗。」 投保協議簽署後,台商受害案例仍有增無減,立院派出了代表接受鄭陳菊女士的陳情書,受害台商也希望政府幫他們主持公道,讓他們能安心過年。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堯 黃庭鋒 台灣台北報導

曝光中共坑騙 台商街頭送書

$
0
0
受害台商沈柏勝(左)在台北101大樓廣場免費送書給民眾。(賴月貴/大紀元) 美東時間: 2015-02-08 07:42:03 AM 【大紀元2015年0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台北報導)2012年大紀元時報專欄「台商淚總匯–投資中國紀實」,報導了一系列受害台商的故事,血淚斑斑的13個案例,共刊載了半年,由於在網站上受到關注、點擊率高,報社並於2013年將連載故事集結出書,書名「出逃!出路?離開中國之後」,日前有愛心人士出資購買了1千本,交由受害台商沈柏勝(書中主角之一)在台北101大樓廣場免費發送給民眾。 沈柏勝表示,贈書活動只是對台灣人講述中共邪惡本質的方式之一,要讓全民都知道中共的邪惡,全民反共,而不是只針對商人,每週六、日下午2點至5點,民眾憑身分證件即可到場免費索取,過年期間照常,遇雨則暫停,直到送完為止。 20多年前台商沈柏勝到中國大陸投資,不幸被天津市政府勾結陸企所坑騙,歷經兩年多年的奔走,層層上訴毫無結果,不得已於天安門廣場前三次剖腹自殺,此舉震驚了中南海,才下令解決他的案子,獲賠償金一千六百萬元人民幣,被迫離開中國大陸,是受害台商2萬8千案例中,唯一獲得賠償的人。 2011年7月,沈柏勝從天津回台後,決定將受害過程公諸於世,他架設個人網站,將自己投資的財產在中國被侵吞,二十多年來投訴無門的痛苦過程,敘述得巨細靡遺,也積極發動遊行定點集會等活動,希望能將中國的惡行公佈出來,讓更多人明白真相,避免再到中國遭受誘騙、迫害。 沈柏勝刊登的廣告用詞強烈。(賴月貴/大紀元) 同年9月,他開始在媒體登廣告,採用強烈的字眼如:「中國共產畜牲來啦」、「中國共產畜牲與狗禁止入台」等,此舉引起中共的注意,特務打電話威脅要在他的輪胎下放炸彈,他不為所動,中共只好派代表來台找他協商,說他刊登廣告影響中共形象,中方同意把賠償金額提高到人民幣4千萬元,只要他答應不再登報,但被他拒絕,就這樣他一直登報登了 2 年,分別在新唐人電視台、大紀元時報、自由時報、經濟日報、聯合報、……等頭版控訴,不斷的製造影響力,幾乎用掉賠償金的一半(人民幣8百萬元)。 沈柏勝手持超大的黑色弔喪旗,腳踩中共五星旗。(賴月貴/大紀元) 沈柏勝每逢假日都在台北101大樓廣場講迫害真相,他手持超大的黑色弔喪旗、黑底白字,腳踩中共五星旗,非常吸睛,引起來台陸客圍觀拍照,也幾次差點被陸客毆打,成了廣場前活雕像,他說,做任何事情就是要引起注目才有效果,他感謝大紀元報導他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因此願意自動幫忙發送書籍,他體會到這是他肩負的使命,他要喚醒想去中國投資的台灣人,告訴他們:「中國是人治、貪腐的強盜政權,不是編織夢想的地方,這本書就是最好的一面鏡子。」 責任編輯:王愉悅

砸5億反被告 台商母赴立院陳情

$
0
0
2015年02月10日 85歲婦人鄭陳菊(前左2)等一行25人昨到立院陳情表示,兒子在四川投資5億多元,當地政府卻反指合約無效,逼他們離開。(記者陳柏州/攝影) 85歲婦人鄭陳菊(前左2)等一行25人昨到立院陳情表示,兒子在四川投資5億多元,當地政府卻反指合約無效,逼他們離開。(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近年兩岸雖已簽署投資保障協議,但台商在中國遭受迫害的情況仍層出不窮。一位85歲老婦鄭陳菊9日赴立法院陳情表示,兒子鄭國川14年前到中國四川省綿陽市經商,前後投資逾新台幣5億元,不過2013年,當地政府卻以當初合約無效為由,將台商掃地出門,怒斥根本是設置投資陷阱,誘導、坑殺投資當地的台商。 鄭陳菊表示,14年前鄭國川與家中親朋好友集資到綿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前後投資超過5億元,期間開過多次會議、規劃方案也一再修改,甚至當地政府還跟他們借1千萬人民幣(約5,047萬元新台幣),他們也都配合,不過2013年綿陽市政府卻以「合約無效」為由,翻臉不認帳,投入的資金也都拿不回來。 陪同陳情抗議的一名台商解釋,綿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2002年2月到廣州招募台商,當鄭國川決定投資、雙方簽下協議後,便獲得2千畝土地的開發權。同年7月中國國土資源部雖訂定新規,要求商業等經營性用地須以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出讓,但在協議生效前屬「歷史遺留」問題,仍可以協議方式出讓。但綿陽市政府卻在2013年8月又改稱合約無效,並向法院提起訴訟,企圖將專案土地轉給當地的開發企業。 學者:赴中經商風險巨大 「這種情況在中國非常普遍」,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表示,只要當地政府對台商的產業有興趣時,就會運用各種手段來侵占台商財產,且隨著打貪層級不斷升高,未來會有更多類似情況。 曾建元解釋,台商在中國投資常要花很多公關經費以打通關節,有時候是不得不攀迎權貴,但難免投靠錯誤對象,便容易捲入中共的政治權鬥當中,若沒有適時對新的當權者表態、輸誠,便會被當成貪腐者的共犯結構打壓,甚至順勢接收、掠奪財產。 曾建元強調,雖然中共對背後有政府、外援支持的跨國企業,或像台積電這樣守規距、不貪婪的大公司會有所顧忌,但紅頂商人因選錯邊而一夕垮臺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所以他提醒已在中國或準備赴中的台商,一定要認清在人治社會經商所要承擔的巨大政治風險,三思而後行。◇

東莞的台資工廠出現倒閉潮

$
0
0
東莞一間台資工廠工人工作情況 (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 湯惠芸 香港 07.03.2015 21:20 東莞的台資工廠出現倒閉潮 農曆元宵過後,中國珠三角地區的工廠陸續復工。有東莞台商表示,去年東莞的台資工廠出現倒閉潮,約有一半的東莞台資工廠結業或遷移到中國內陸、東南亞等地,估計今年在勞動成本不斷上升及缺工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低技術的台資工廠更難在珠三角生存,可能會出現另一波倒閉潮,很多台商都發展自動化生產,減低勞動成本。 在2月中農曆新年前,多間位於中國廣東省珠三角地區的知名外資公司,宣布把部分或全部生產線撤離中國,包括微軟的諾基亞東莞廠、日商鐘錶廠西鐵城(Citizen)、松下(Panasonic)及小林製藥等。 中國台資企業在農曆新年前也出現倒閉潮,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2014年底蘇州聯建科技與閎暉科技宣布倒閉。這兩家公司都是台灣企業的子公司,聯建科技的員工曾經高達2萬多人,但從2014年開始每況愈下,終於破產倒閉。 除了長三角地區,據台灣傳媒報道,台商雲集的廣東珠三角地區,台資企業倒閉潮也在不斷出現。去年10月東莞台灣興鴻鞋廠等十多家代工企業紛紛破產。業內人士預估,農曆新年前東莞至少還有上百家大型工廠倒閉或停產。 在東莞經營鞋廠的中國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台企聯)榮譽會長張漢文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他的鞋廠在東莞經營25年,目前約有1,500名工人,去年的流失率不高。 中國台企聯榮譽會長張漢文表示,去年東莞台資工廠出現倒閉潮。(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中國台企聯榮譽會長張漢文表示,去年東莞台資工廠出現倒閉潮。(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 張漢文並表示,以往外省工人在農曆年過後都急著回工廠工作,但近年由於珠三角地區缺工,外省工人覺得工作機會多,不回到舊工廠也很容易找到其他工作,於是農曆年假要到元宵節後才結束,他的工廠也是近日才正式復工,工人回流的情況與去年差不多。 對於多間大型外資工廠農曆年前相繼將生產線撤離中國,張漢文表示,主要是因為中國勞動力不穩定及缺工等因素。 張漢文說:它最大的一個趨勢就是勞工、勞動力越來越少,製造業的工人他們都不大願意進工廠,服務業方面現在用的人多,這是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因為以今天來說,現在的製造成本、工資一直在調漲,大陸工資的調漲是比較影響我們製造業,周邊的其他國家,因為他們的工資都很低,無形中在大陸的工廠的競爭力,都競爭不過其他國家,例如印尼、孟加拉、柬埔寨的工廠,所以都會考慮外移了。 張漢文表示,中國的台資工廠也是外資工廠,同樣遇到勞動成本不斷上升及缺工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東莞的台資工廠在農曆新年前出現倒閉潮,他估計大概有3分之1的東莞台資工廠結業,包括遷移到中國內陸或東南亞等地,估計農曆年前東莞的台資工廠減少了一半。張漢文估計,與高峰期超過5千家台資企業比較,目前留在東莞的台資工廠約2、3千家。 張漢文表示,遷出東莞的台資工廠主要是規模較大、較有制度化,很多中、小企台資工廠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都會選擇結業。 張漢文說:我們台資工廠有一些都是來了20多年,也沒有年輕人來接班,工廠現在經營也很困難,因為製造成本越來越高,工廠根本很難生存,有的就不想轉移了、也不想遷出去,乾脆就收編了、收攤,收了就不做了。 張漢文表示,他東莞鞋廠的生產線工人平均月薪超過960美元,比台灣工人的基本工資約645美元還高。(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張漢文表示,他東莞鞋廠的生產線工人平均月薪超過960美元,比台灣工人的基本工資約645美元還高。(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 張漢文表示,收攤不做的工廠,表示體制算是良好、有實力,只不過因為經營困難賺不到錢、沒有接班人而結業,但也有一些體制不好的工廠老闆,會選擇棄廠「跑路」。 張漢文說:因為你知道現在收攤你勞工問題、怎麼去解散這個勞工,這是非常大的一筆費用,勞工遣散,因為都是老工廠,這個(工人)的年資都很多、很久了,你要遣散他們就要拿一筆很大的資金,他(老闆)負擔不了這個資金,乾脆他就倒閉、跑了,這個攤子就丟給你政府,他就不管了。 張漢文表示,他的鞋廠繼續在東莞經營,主要是因為生產特種的鞋,有較高的附加價值,競爭對手不多,例如生產消防、軍事、工程用的隔熱鞋、防電鞋等等,包含部份高科技的技術,出口價值較高,而且下游零配件供應商都在附近,如果遷移到東南亞等國家,供應鏈不一定齊備,運輸成本也可能增加,也有客戶反映不願意到偏僻的國家繼續合作。 對於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近發表工作報告,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7%的11年最低水準,張漢文表示,中國領導人將GDP增長向下修正是好的現象,經濟發展不能夠一直靠地方政府的房地產帶動,他認為中國各地的地方政府都不應該忽視製造業,否則可能會出現產業空洞化。 張漢文表示,由於經營環境越來越困難,估計低技術的台資工廠更難在珠三角生存,今年可能會出現另一波倒閉潮,而新投入中國市場的台商,主要是投資高端農業、休閒、文化創意、服務業等,製造業台商幾乎都沒有到中國投資。張漢文並表示,台灣立法院仍然未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大陸台商有一定影響。 張漢文說:大陸台商就是說,我們很多行業就是不能給台商申請個體戶,影響也是滿大的,所以很多要用本地人的人頭之類,自然就會造成很多其他的因素,其他負面作用,鬧成糾紛,都會有這些問題存在。 張漢文表示,他在東莞聘請的生產線工人,除了基本工資,加上社保等福利,月薪超過960美元,比台灣基本工資約645美元還要高。不過,張漢文表示,台資工廠回流台灣也很難請工人,很多台灣年輕人都不願意到工廠工作。 台商照明聯誼會中山區會長葉律松表示,中山招工困難的情況多年來都沒有改善。(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台商照明聯誼會中山區會長葉律松表示,中山招工困難的情況多年來都沒有改善。(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 在中山從事燈飾製造業的台商照明聯誼會中山區會長葉律松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他的工廠差不多所有工人都在農曆新年後回廠工作。葉律松表示,中山的台資工廠不多,就算經營環境變化,農曆新年前後也沒有太多台資工廠倒閉,不過,招工困難的情況多年來都沒有改善。 葉律松說:因為現在中國的發展也注重內陸的投資,包括加大內需,有些勞工也回到內陸本地去工作了。 葉律松表示,近年中山市政府逐步開放沒有中山戶籍的農民工子女可以在中山就讀中小學,這些政策有助解決農民工子女的就學問題,對當地工廠招請工人有很大幫助。 葉律松表示,他的工廠近年發展自動化及半自動化,節省約3分之1的工人。(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葉律松表示,他的工廠近年發展自動化及半自動化,節省約3分之1的工人。(美國之音湯惠芸拍攝) 葉律松並表示,目前該工廠約有500名生產線工人,因應勞動力缺少,該工廠近年發展自動化及半自動化生產,節省約3分之1的生產線工人,而發展這些技術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及市場佔有率,他認為純粹靠廉價勞動力的工廠,已經沒辦法在中國生存,他的工廠也計劃開拓中國內需市場。 葉律松說:中國也需要去提升原有的製造品質,很多原來都是廉價的產品在中國銷售,很多人都跑到國外去買高檔的東西,那很多高檔的東西都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為甚麼國內市場不能享受呢﹖ 葉律松表示,該工廠的生產線員工,平均工資超過640美元,與20年前1995年剛設廠時的大約30美元比較,20年間工資增長超過20倍,而今年中國各地勞工的基本工資都會調漲。葉律松認為,台資企業必須提高技術、研發產品、提升員工的生產效率,才能繼續在中國大陸生存。

削外資補貼扶助內資 鴻海恐失300億補貼

$
0
0
新頭殼newtalk | 林介平 綜合報導 發布 2015.03.26 | 12:29 PM | 更新 2015.03.26 | 01:09 PM 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圖)主持的會議上,國務院表示將針對政府希望能強化「中國製造」品牌的行業發展。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中國國務院宣布,將利用稅收和財政援助,強化中國的製造業,尤其是經官方選定,被認為擁有巨大出口潛能的特定行業將是重點支持目標。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的會議上,國務院表示將針對政府希望能強化「中國製造」品牌的行業發展。 華爾街日報報導,國務院強調,要重點發展包括:航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在內的10大領域,提升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國去年6月已經宣布對半導體產業的策略性發展計畫,政府投入金額將高達2千億人民幣。 於此同時,中國政府已經決定大力清理地方政府對外國企業的補貼承諾。 中國政府降低地方補貼的新舉措使得承諾的減稅等激勵措施面臨變數。地方政府現在避免兌現之前承諾的減稅,至於是否可以延續以往折價賣地或減免社保支付等其他優惠措施以吸引外資,地方政府仍在等候中央進一步的指示。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上海美國商會總裁季瑞達(Kenneth Jarrett)表示,上述舉措十分突然,讓很多企業感到意外。他說,很多公司希望現有激勵措施能夠不受新規限制,因為他們已經根據這些激勵做出了商業決策;這些措施對公司的利潤十分重要。 報導指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Terry Gou)上月與鄭州市長馬懿會面,討論保留補貼一事。該公司目前在僱員規模超過2萬人的鄭州廠區,為蘋果公司(Apple Inc.)生產iPhone 6。 知情人士表示,補貼是否延續將攸關鴻海計畫再增加資人民幣350億元在鄭州設廠一事。該廠建成後,將生產高端手機面板。據指出,僅鴻海在鄭州希望保留的政府承諾補貼額就高達人民幣50億元,近300億台幣。 鴻海發言人不予置評,鄭州市政府官員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在中國的外商商會稱,激勵措施的不確定性是外資企業在中國面臨的最新挑戰。商業組織抱怨稱,中國利用反壟斷法壓制外資企業,儘管中國稱同時也加強了針對國內企業的執法力度。外國科技公司也對中國銀行業新頒布的電腦設備採購新規提出質疑,稱這些措施要求外國科技公司提交專有技術。 專家表示,政府清理投資優惠政策對於內外資企業都造成影響。中國國務院去年12月發出通知,要求地方政府評估並退出減稅、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刺激政策。 官員們已要求地方政府在本月底前報送這類優惠政策的清理情況。國務院稱,未經國務院批準,今後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這意味著企業須按照25%的稅率全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中國國務院還重申,將繼續加大國有企業的改革力度,提升國企利潤率。國務院尚未提出具體細節,但中央已經開始推動國企的合併,以減少彼此在海外市場上的競爭。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Viewing all 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