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21 作者:馬自明 出處:財訊 第 451 期
鴻海旗下深圳富泰華,2013年收益大減將近9成,到底是什麼原因?不只鴻海,離不開中國、日益「銀行化」的製造業,面對日益惡劣的經營環境,到底該怎麼辦?
這些年來,台灣最大的六家製造代工廠,包括鴻海、廣達、和碩、英業達、緯創和仁寶,總共匯了多少錢投資中國?答案是1925億元,相當於台灣公務人員保險年金的規模。
根據證交所資料,截至2013年第四季為止,鴻海總共匯至中國金額達新台幣953億元;其次是緯創,達257億元;第三名則是和碩,為219億元;其他四到六名,依序為仁寶、廣達和英業達。
光是鴻海一家公司,匯至中國的金額就超過其他5家公司的總和,占鴻海總資產的25%。如果按照鴻海一年在中國投資約200多億元估計,今年對中國投資總額,肯定破千億元。
雖然鴻海投資中國累積近千億元,但以一三年來看,鴻海在中國收益表現卻相當慘淡。把鴻海一二、一三年在中國的公司攤開對比,一二年深圳富泰華是鴻海最大的金雞母,認列投資收益高達232億元,但到一三年,竟然縮水將近9成,只剩下約26億元;在一二年收益突破100億元的鄭州鴻富錦精密電子,一三年認列投資收益卻只剩6成。
中國收益大減九成
原來都是蘋果惹的禍?
據可靠消息指出,鴻海旗下最重要兩家公司的深圳富泰華、鄭州鴻富錦去年在中國表現不盡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工問題。簡單來說,「重工」是指在檢查生產裝置過程出錯時,必須重新製造,因此重工勢必增加成本,造成鴻海重工的主因,就是蘋果的iPhone5。
其實,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就曾公開表示,「iPhone5很難做!」一三年年初時,亦傳出蘋果因鴻海生產的iPhone5,外觀不符標準及功能不良等原因,把500萬支iPhone5退回給鴻海,郭台銘甚至為此坐鎮鴻海在深圳觀瀾的大本營,親自進駐工廠監督,甚至揚言,良率不達標準就不離開。
不過,從鴻海在中國的去年全年收益縮水程度來看,重工影響程度還是非常巨大。假設以一台iPhone5的人工成本新台幣1000元估算,退回的數量是500萬支到800萬支之間,那鴻海付出額外成本應該是50億至80億元,但深圳富泰華、鄭州鴻富錦衰退幅度,合計卻達約200億元,可見鴻海為重工所付出的代價,恐怕比外界想像來得更大。但從今年第一季財報來看,中國認列獲利已經上升,重工問題可能已獲解決。
不過,鴻海重工一事,除了讓鴻海在中國的收益縮水,財務結構轉弱,更凸顯製造代工業的一大矛盾:一方面大型製造代工業已被中國綁架,幾乎不可能轉移生產基地;但另一方面,不能離開中國的結果,是得面對中國經營成本高漲,製造本業微利化的宿命難以避免。
離不開的中國製造
電子代工業不能說的痛
姑且不論鴻海等製造代工廠在中國擁有大筆土地、廠房等投資,招工這點就足以讓製造廠離不開中國。「廣東省有1億人口,河南省有9000多萬人,鴻海只能在這裡找數十萬人幫它趕工iPhone5!」一名業界人士指出,雖然印尼也有接近3億人,越南有8000萬人,但當地語言不通,員工訓練更不容易,「像iPhone5製作難度高,怎麼可能在印尼、越南海量生產?」
但中國工資連番上漲,經營成本上升,也是鐵的事實。「中國是全世界薪資成長最快的地區,」廣達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次震指出,中國大城市每一年薪資都以13%至15%速度上漲,「到明年我們支付給大陸作業員的薪資,會比台灣(作業員)還要高!」
因此,毫無疑問地,對擁有百萬大軍的鴻海,或是十萬員工的廣達,負擔將日益沉重。「我們一直在想因應的解決方法,」梁次震表示,廣達是以自動化製造,以及組裝、機板等生產流程改善,增進生產效率,「(自動化)已經是生存的必要的條件。」
郭台銘積極轉型的動作亦相當頻繁,除將在印尼設廠、高呼百萬機器人大軍取代勞工之外,近來並和惠普簽約合作,高調切進白牌伺服器市場,積極進一步搶進當紅的雲端利基型市場,此舉可能將給一樣在伺服器拚命耕耘的廣達、英業達帶來不小的衝擊。
美化帳面有一套
匯兌、利息收入撐起財報
「製造業從勞力密集到自動化或轉型,有一個漫長的調整期,」港商聯昌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首席分析師王萬里指出,但人力成本高升,製造業不得不持續自動化或轉型,可是在這段「青黃不接」時期,製造業的本業收益將難有明顯的提升。
「自動化很複雜,而且不是每個生產流程都可以自動化,」廣達財務長楊俊烈指出,此外,公司買進機器就屬於固定成本,有折舊攤提費用,無論開機或不開機,對公司都是一種負擔,「所以自動化是一個過程,但絕對不是一個晚上就可以完成的。」
因此,儘管製造業積極轉型,朝自動化努力,但都非一蹴可幾,反映在財報上,就是本業微利化現象愈來愈嚴重,而帳面上的獲利,也愈來愈倚重利息、匯兌等非本業的收益。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雖然去年鴻海在中國收益表現不佳,但一三年稅前純益依然逾1360億元,比一二年大增180億元,可是細看箇中成分,外幣匯兌收益卻大增122億元,是鴻海去年財報亮眼的關鍵之一。
廣達更是誇張,若把一三年利息收入和外幣兌換利益相加,占廣達稅前純益比率竟然高達50%!在五年前,這個數字只有3%而已。
不只是鴻海、廣達,包括和碩、緯創、英業達和仁寶等,大都出現毛利率、營業利益率逐步走跌,但利息、匯兌占純益比率,卻節節高升,在在顯示台灣製造業本業微利化,並且無力突破當前困境,只好利用高營收進行各式各樣的財務操作,大賺容易財,「製造業銀行化」的現象,值得憂心。
在中國低廉勞力的紅利已然耗盡,大型製造業卻難以掉頭轉舵,盡靠業外美化帳面,是台灣產業界和投資人都需深思並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