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1 12:30
【封面故事】養、套、殺、逃 台商蒙難四部曲
越南暴動暴露台企存亡問題
從富智康到寶成,中國政府有計畫地讓工資調漲,讓以製造業起家的台商經營環境日益艱困。部分深謀遠慮的台商,早已看出這樣的窘境,紛紛轉赴東南亞投資,沒想到,中國與鄰近亞洲國家的衝突,竟無端將台商捲入「反中」風暴之中,不單財產受損,連性命都受到威脅。
林哲良
因為擁有同文同種的優勢,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中國一直是台灣製造業的天堂。然而,隨著二○○八年《勞動合同法》實施、環保意識高漲,以及中國展開經濟轉型,種種不利因素摻雜一起,台商,尤其是製造業頭頂上的光環,意外在國民黨重拾政權後,逐漸在中國失去了丰采。
一○年,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現已改名富智康),先後爆發十四起員工跳樓自殺事件,最後靠著董事長郭台銘大手筆加薪,才嚇阻「跳樓潮」悲劇。
台企在中國的壓榨game over
回顧整起件事,有人說是中國政府在背後運作媒體及工人,目的是為了逼郭台銘調高薪資,進而讓其他企業也必須被迫跟進。無論真相為何,中國工資成本的確在近年飛快上漲,並且讓台灣廠商頭痛不已。
面對節節高升的工資,台商經營愈來愈感到吃力。於是透過地方政府協助,從寬解釋法令,希望藉此省掉一些人事相關費用,才能繼續待在中國喘一口氣。
然而,今年四月十四日,製鞋大廠寶成集團旗下的裕元工業東莞廠,因為社保及公積金短繳疑雲,爆發中國台商有史以來最大的罷工事件,台商驚覺這條路已不見得走得通。
畢竟,連在江澤民掌權時代,能直達天聽的寶成蔡家,就算遵照地方政府的規定辦事,最後還是被中央及員工片面認定違法。那麼,在中國的其他台商,若遭遇同樣問題,恐怕更難以全身而退,被迫增加人事相關費用支出。換句話說,以製造為主的台商,在中國的「好日子」已經不多。
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日前在法說會上表示,中國基本工資逐年大幅調高,部分大城市每年的工資調幅更超過一五%,若將保險、公積金及員工食宿等因素也考慮進去,中國的勞工成本最快一年後就會追上台灣。
有鑑於在中國經營的成本不斷上升,廣達已著手評估將生產基地移回台灣的可能性。然而,如何找到足夠的工人及土地,恐怕是讓梁次震傷腦筋的另一個問題。
鮭魚返鄉,游一半想折返
可成蘇州廠在爆發空汙問題,慘遭圍廠而停工後,董事長洪水樹曾有意將生產重心逐步移回台灣,然而卡在薪資、缺工及土地等問題,洪水樹最後還是回到讓他又愛又恨的中國擴廠,只是捨棄蘇州廠,將產能移往江蘇宿遷廠。
其實,台灣工業用土地難尋的問題,旅行箱製造商萬國通路也曾遇過。董事長謝明振曾滿腹委屈地對媒體表示:「因為籌備土地的過程遇到不少困難,所以鮭魚返鄉,游到一半一度很想折返。」事實上,輪胎大廠建大董事長楊銀明也曾說:「返台投資最怕就是工業區土地炒作問題!」
前經濟部長何美玥曾以「遊牧民族」來形容台商,除點出台商在艱困環境下求生存的本領,也反映出台商「逐成本而居」的無奈。在中國薪資水準不斷攀高下,台商近幾年開始尋找適合「放牧」的新地點,東南亞國家因為地緣關係,紛紛雀屏中選。
其中,越南因為擁有土地及工資相對低廉的優勢,同時對台灣較友善,而成為台商喜愛的投資地區之一。
李登輝總統主政時代,政府曾經推動「南向政策」,效果雖然不佳,但或多或少也在越南打下一定根基,讓曾經盤踞越南第一大外資寶座的台商,獲得越南政府的重視及民眾的好感,逐漸降低罷工的頻率及衝突。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見本期周刊....>